就业|“我警告你,你再这样,我……”——特教老师谈谱系孩子成功就业背后的故事


就业|“我警告你,你再这样,我……”——特教老师谈谱系孩子成功就业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就业|“我警告你,你再这样,我……”——特教老师谈谱系孩子成功就业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梦工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衍生品挂耳咖啡
全文共6012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本文首发于暖星社区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李暖
摄影 | 龚园园
排版 | 高珍洁
我访你谈
“我不希望拿他们当特殊孩子对待、跟他们讲话 。”这是在采访中普遍听到的一句话,很多客人说:“我旁观这些孩子很正常 。”
当这些从特殊学校的校园走出来的孩子,初涉社会,每个孩子的情绪都曾经是“不定时炸弹”,待人接物确实需要引导和助力,但在一个开放且有更多自我掌控、充满鼓励和赞许的环境下,或长或短,他们身上都发生了变化 。如今,他们能把情绪控制得很好,与人相处懂礼又热情,比所谓正常的职场人都敬业爱岗,每个人都有他们独特的可喜可爱和珍贵品质,面对这样一群他们,很多人都在重新思考,何谓“平常” 。
著名儿童发育行为专家邹小兵,在他主编的《与你同行》一书中提到:“如果某个人能在这个社会中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正常人 。”那么,学校和“梦工坊”分别教会他们什么?“梦工坊”的创建者们在这两年间做了什么?“梦工坊”给予孩子们的是什么?
我们整理了和浦东辅读学校教务主任杨斌老师的一席谈,看看这些孩子的融合之路 。
01
“孩子能否走得更远更好,家长最关键”
就业|“我警告你,你再这样,我……”——特教老师谈谱系孩子成功就业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孩子们从学校的“梦工坊”模拟咖啡吧走到真正的店堂
——“我不希望拿他们当特殊孩子对待、跟他们讲话 。”这是在采访中普遍听到的一句话,很多客人说:“我旁观这些孩子很正常啊 。”
杨斌老师:对,他们的很多行为比我们认为的所谓正常孩子,都正常 。可是有些家庭对孩子的期待还是很高,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值,就会有责备,甚至放手不管 。如果家庭支持不够,这个孩子会面临更大的困境 。像殷昊、启启、佳晨这几个“唐宝宝”进步特别大,与从原生家庭获得的温暖支持密不可分 。爸爸妈妈给他的爱和认可更多,孩子整个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
在教学过程中,对心智障碍我们有一套相对的策略,采用一些直观的手段,无非学慢一点学少一点,但是学扎实,他们还是可以获得一些能力 。对心智障碍孩子,干预的理论固然非常重要,但光用理论行吗?把孩子放在实际生活中和现实社会中,让他得到更多指引、鼓励,或许更有效果 。一个孩子能否走得更远,恢复得更好,家长最关键 。
——学校和“梦工坊”分别教会孩子什么?
学校虽然相当注重实操性的技能培训,但是“梦工坊”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与人接触和交流完全跟在学校不一样 。像吧台那边收银的王颖异和咖啡师殷昊,我和楼老师在学校“二对一”地分别教他们收银和咖啡技能,但是到这里,每天会有突发的小状况,面对来来往往的顾客,他不仅要把学校学的全部施展出来,还要学着面对更多情况,这是学校学不到的 。
就业|“我警告你,你再这样,我……”——特教老师谈谱系孩子成功就业背后的故事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