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为什么是唯心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知行合一为什么是唯心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至明朝王守仁集大成 。王守仁(即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后世将王阳明发展的心学称为阳明心学 。
因阳明心学中“心外无物”的观点,很多人将阳明心学划为唯心主义 。
那么,阳明心学真的是唯心主义吗?
要回答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有两个问题必须了解:一是什么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二是阳明心学是关于什么的学问 。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由意识构成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源是由物质构成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是意识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研究的是意识和物质关系的问题 。
阳明心学的基本主张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尤其以“致良知”作为心学的宗旨 。王阳明晚年更是将其心学思想总结为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知行合一为什么是唯心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心即理”是王阳明最早的主张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学圣人之道,他“格竹”,学道,学佛,一直在寻找圣人之道 。直到他被贬至贵州龙场驿,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有良知,良知即心,即理,不假外求 。人人都有良知,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但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成为圣人呢?那是因为很多人的心里有私欲 。所以要去除人欲,存养天理 。即“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光是有良知是不能成为圣人的,还要将良知致于行,即“知行合一”、“致良知” 。由此可见,阳明心学是关于圣人之道的学问,是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学问,并不涉及意识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
王阳明“心外无物”的观点是很多人将阳明心学划为唯心主义的主要依据 。其实这是对“心外无物”产生了误解,从王阳明关于“心外无物”的物的论述(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 。《传习录》)和四句教中“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总结,都可以看出,“心外无物”的物和“格物”的物并不是指客观世界的物质 。
综上所述,阳明心学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