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路上的你我|从被骂“猥亵”的环卫工到被举报的张文宏:好人心寒,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三 )
“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 怎么就喝不得了?崇洋媚外!”
原本 , 张文宏医生说这话 , 只是一次简单的科普 。
在疫情阶段 , 给孩子补充更多的营养和蛋白质 , 这话有错吗?
并没有 。
只是有些人 , 拿了他这句话断章取义 , 为找到他的一条“罪证”兴奋不已 。
“看 , 英雄的外皮下 , 是卖国贼的里子!”跳梁小丑们高兴到颤抖 。
“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 , 投石的人格外勇敢 , 人群会格外拥挤 。 ”
这是《芳华》里面充满人性的一句话 。
在张医生的事件里 , 我们发现了太多投石的人 。
后来 , 张文宏医生在一次论坛上称: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讲 , 从它传播的数学模型来看 , 很难预测它什么时候会结束 。 所以 , 我们必须做好长期跟病毒共存的准备 。
这话有毛病吗?
我们面临的新冠病毒 , 一次比一次狡猾 , 它会发展 , 会变异 , 在人身上的附着力和传播里变得越来越强 。 肯定要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 。
所以 , 张文宏的话 , 不但中肯 , 而且理性 , 科学 , 透彻 。
可是 , 有人不爱听了 。 他们阴阳怪气:又想当网红了吗?
这是要打开国门让病毒和我们共存?
于是 , 他们疯狂地寻找张文宏医生私德上的污点 。
可笑的是 , 他们找的那个“年薪184万”“住别墅”的爆料 , 实在漏洞百出 , 惹人笑话 。
一计不成 , 又施一计 。 私德上找不出毛病 , 他们开始盯上了张医生的学术和专业 。
他们举报张文宏医生的博士论文抄袭 , 找来他20年前的论文 , 说他不配当博士 。
然而 , 上海复旦大学的一纸认定 , 直接打脸了那些上蹿下跳的跳梁小丑 。
不得不说 , 这一纸说明 , 真是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可是 , 被质疑 , 被批判 , 被攻击的张医生 , 经历了舆论的无数次反水 , 翻滚和冲击 , 似乎有些疲惫 。
他变得沉默 , 低调 , 谨慎 。
他不再频繁更新微博;再也不说那些接地气的言论 。
因为不想站到台上去做道德审判 , 更不想面对漫天的苛责和挑刺 。
他是那个“学者”张医生 , 然而 , 他可能不会是那个可可爱爱的“网红”张医生了 。 这是我们的悲哀 。
因为 , 我们亲眼见到 , 那个被人抬上去的英雄 , 又被人亲手推下来 。
一场舆论 , 一次攻击 , 英雄的塑身轰然倒塌 , 他沉默了 。 从环卫工高先生 , 到医生张文宏 , 到做慈善的韩红 , 再到买药救人的吴悠 , 我们似乎发现了一条规律:
当你成为一个好人 , 当你成为一个英雄 , 从此以后 , 你就要不断地接受别人的道德审判 。
一旦你的做法 , 不在他们预想的范围内 , 他们便蜂拥而至 , 将你扔下神坛 , 对你的人格进行全方位的否定 。
他们不讲究真理 , 只一味泄愤 。
一旦你被架上了“好人”和“英雄”的神坛 , 你就注定要成为舆论的祭献品 。
英雄二字 , 不是荣誉 , 更像是一种诅咒 。
坏人成佛 , 放下屠刀即可 , 而好人成佛 , 则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
对英雄苛刻 , 是一个民族 , 最大的悲哀 。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 , 苍蝇们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 。
嘬着 , 营营地叫着 , 以为得意 , 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
然而 ,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 , 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 \" 跳梁小丑 , 终究会在真好人面前 , 黯然失色 。
在这个沧海横流的时代 , 我们需要英雄 , 更需要对英雄宽容 。
有句话说得好: 有人摔了一身泥 , 不要求你必须扶ta起来 , 但一定不要嘲笑 。 有人跌入井里面 , 不要求你去营救 , 但请一定停止对他们投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