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路上的你我|从被骂“猥亵”的环卫工到被举报的张文宏:好人心寒,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二 )
然而 , 从视频上传到网上的那天起 , 高先生所遭受的质问和指责 , 从来没有停止过 。
有人质问:这手也太不讲究了!
有人恶意揣测:太“单纯”了 , 明明可以不碰!
还有人直接将高先生的行为定性为“非礼”、“猥亵” 。
一时间 , 舆论被引爆 。
原本是救人于危难中的好人 , 却成了人人喊打的“猥琐男” 。
面对舆论的纷纷扰扰 , 从未受到过如此多关注的高先生 , 显得格外激动 。
他不知道怎么解释 , 急得不行 , 只能一个劲地说;当时根本没想到 , 也没法考虑 , 我问心无愧!
可是舆论根本没有放过他 , 反而愈演愈烈 。
质疑声越来越多 , 恶意揣测的人越来越多 , 甚至干扰到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
最后还是小女孩的家人出来帮忙澄清事实:太感谢他了 , 做了好事不能冤枉他 。
至此 , 舆论对于高先生的指责和谩骂才算渐渐平息 。
这些质疑和谩骂的人 , 从未去想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高先生存心猥亵 , 那么他还让人拍摄视频干嘛?这不是存心给自己留下证据么?
对好人的苛责 , 就是从世道变坏的开始 。
因为你是好人 , 因为你是英雄 , 所以当你登上去的那一刻 , 就要接受道德审判 , 立刻会有大量的苍蝇拿着显微镜在你身上找缺点 。
在他们眼中 , 高先生必须要像神仙一样 , 不碰女孩 , 不碰栏杆 , 仿佛只要念叨几句咒语 , 女孩就可以被救下来 。
见死不救不行 , 碰了女孩不行 , 视频没拍不行 , 拍了没救更加不行 。
可这样既能把事情都做好 , 还能完美去救人的 , 不是人 , 是神!
我们不能用神的标准去苛责好人 , 我们必须容忍英雄也会力有不逮 , 也会有不完美的存在 。
自从这个事情发生 , 我感到一阵后怕 , 我后怕的不是事件本身 , 而是这个事情带来的深远影响 。
如果女孩的家人没有出来帮高先生澄清 , 那么这把舆论的怒火会不会要烧死高先生?
如果 , 下一次高先生见到这样的事情 , 还会出手相救吗?
如果 , 千万个看到新闻的普通人 , 遇到这样的事情还会出手吗?
不敢想 , 我真的不敢想 。 如果这件事被无限放大 , 那每个人都会噤若寒蝉 。
这 , 就是如今社会的可怕现象 , 总是会有一批渣滓 , 他们热衷于打倒好人 , 热衷于给英雄泼脏水 , 看到英雄也会倒下 , 看到好人也会落难 , 他们就会感到无比地兴奋 。
他们无法成为英雄 , 于是 , 一次又一次地 , 将英雄拉入泥潭 , 找到成就感 。
作家李海鹏写过这样一段话: “英雄倒掉 , 向来是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 对英雄的消费 , 只有两回让人们真正爽到不行:第一回是树立英雄 , 第二回则是干掉英雄 。 ”
救人的高先生是这样 , 深陷泥潭的张文宏也是如此 。
去年 , 在疫情肆虐的神州大地上 , 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紧张和惶恐感 。
而疫情中的每一条新闻 , 都牵动人心 。
此时 , 张文宏医生出现了 。
面对疫情他快速反馈和指挥 , 并且用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诙谐的语言指导人们防护 , 在疫情中救下无数人 , 并且获得了国家的抗疫奖励 。
于是 , 很多人称赞他为“中国良心” , “网红医生” 。 可是 , 后来的舆论发展 , 却越来越走偏 。
人们质疑他的言论 , 抨击他的观点 , 进而 , 污蔑他的品格 。
第一次 , 是张文宏医生说:中国孩子应该少喝粥 , 多吃鸡蛋牛奶和三明治 。
这句话触犯了某些人的逆鳞 , 他们顷刻间便勃然大怒:“喝了多少年的粥了 , 现在转过头来吃洋玩意儿?”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