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健康助手|“零卡零糖”饮料,好喝还不怕胖?


小智健康助手|“零卡零糖”饮料,好喝还不怕胖?
文章图片
小智健康助手|“零卡零糖”饮料,好喝还不怕胖?
文章图片

近些年来 , 在科学观念普及的影响下 , 不少人认识到过多食用糖的危害 , 比如会导致肥胖、衰老等 , 无糖产品精准地捕获了年轻人既想健康又不舍美味的心态 。
从2019年开始 , 各类无糖饮料层出不穷 , 一些新兴饮料品牌因为主打无糖而在市场上迅速占领一席之地 。
然鹅就在年初 , 某饮料品牌发布致歉声明称 , 其乳茶产品的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 , 容易引发误解 , 将对其进行修正升级 。 有网友表示:我的肥肉不接受道歉!
【小智健康助手|“零卡零糖”饮料,好喝还不怕胖?】
#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对于既想吃甜食又想减肥还想养生的人来说 , “无糖饼干”“无糖蛋糕”“无糖酸奶”“无糖奶茶”等一系列食品 , 的确是个好选择 。
但是在选择之前 , 也不要想当然 , 产品包装上的“无糖”或许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无糖” 。
按照国际惯例 , 无糖食品是指不含食糖 , 即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的甜食品 , 且需使用含有食糖属性的食糖替代品 。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 , 无糖食品要求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
食品中的糖是不可能完全去除的 , 因此 , 无糖食品中的“无糖”只意味着其中的含糖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 。
# 0糖0卡饮料真的不会发胖吗?无糖并不意味着不甜 , 而是把各种代糖当作甜味剂来满足口感 。
根据国家标准 , 脂肪和糖每100ml含量低于或等于0.5g , 即可标注“零脂”“零糖” , 每100ml饮料能量低于或等于17kJ(4卡)即可标注“零卡” 。
所以即便是“0糖0脂0卡”饮料 , 也不等于完全不含糖、没有热量 。 无糖食品的关键在于不添加蔗糖 , 但不要因为标记了“无糖”就随意摄入 。
有些无糖食品被食用后 , 仍存在升血糖、高热量等问题 。 比如 , 无糖饼干、无糖蛋糕的原料是淀粉 , 且在制作过程添加了牛奶、鸡蛋和大量油脂 。 人食用后 , 淀粉和油脂会逐步代谢转化成小分子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 血糖随之升高 。
此外 , 奶茶杯上的“无糖”只能代表它没有额外加糖 , 但组成奶茶的各种配料本身就含有糖分 。
# 如何选择无糖食品?① 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无糖食品 , 相对而言 , 正规厂家制作规范 , 投料也比较准 。
② 看配料表 , 不仅要看有无蔗糖含量 , 还要考虑食物本身是否含糖 。 如前所述 , 无糖糕点是用淀粉做成的 , 而淀粉本质就是糖 , 在人体内可分解为葡萄糖 。
③ 有的食品虽然标注了“无蔗糖” , 但配料表上标有白砂糖或葡萄糖 。 其实 , 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 , 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 还有的标注有“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 , 均是糖类 。 大家要注意甄别 , 不要被商家的文字游戏所误导 。
总之 , 选择无糖食品时 , 一定要注意食品标签上注明的内容 , 搞清楚营养指标所代表的意义 。
优先选择添加糖醇类的天然糖类替代品及功能性低聚糖的食物 , 尽量少选含有“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等甜味剂的产品 。
# 甜味剂对人体是否安全?近来比较火的“0卡糖”食品 , 其实就是添加了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甜味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