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钱树|女儿的顿悟:被父母当摇钱树,拿走27万工资后,我们却成了仇人( 二 )


母亲打电话要过几次,无果,便没有再坚持 。
茉莉觉得母亲或许内疚了,才没再逼着自己要工资,她甚至想着,那27万的存款要不回来,就自认倒霉吧,毕竟他们是自己的亲人 。
趁着放假,茉莉回了趟老家,准备与家人缓和一下关系 。
没想到,茉莉刚到家坐下吃饭,父亲就开口了:“你弟弟每个月的房贷要还5000多,他吃不消,我和你妈帮不上忙,还得你这个做姐姐的帮忙还 。”
父亲这话说得轻巧,茉莉听着却无比刺耳 。
她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说我自己也要攒钱买房子,帮不了 。
母亲这时接话道:“你一个女孩买什么房?谁结婚不是男方买房子,有你这么上赶着的吗?真是不害臊 。”
本就心有委屈的茉莉,听了母亲这话,终于忍不住质问父母:“27万的工资拿给弟弟买房,凭什么要我还房贷,有你们这么自私的父母吗?我早就受够了!”
说完这话,茉莉拉着行李准备走,父母坐在那里骂她白眼狼,让她以后不要再回这个家了 。
摇钱树|女儿的顿悟:被父母当摇钱树,拿走27万工资后,我们却成了仇人
文章图片
摇钱树|女儿的顿悟:被父母当摇钱树,拿走27万工资后,我们却成了仇人
文章图片
为什么她们总是主动付出?
与父母彻底闹翻的茉莉,后来真的没有再回去过,逢年过节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 。
母亲偶尔会打电话骂她不孝 。
从前每次被骂不孝顺,都要在父母面前表现一番的茉莉,如今不为所动 。
这是一个不被偏爱的女儿的顿悟:被父母当摇钱树,拿走27万工资后,我们却成了仇人 。
被当作摇钱树和被当作仇人,茉莉说我宁愿选择后者,不用委屈自己讨好他们,我渐渐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差劲 。
是啊,多少重男轻女的家庭,不被爱的女儿以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偏爱家里的男孩,为了得到父母的一点爱,不停地表现自己,讨好父母,只要父母对她露出了些许赞许,她就觉得这讨好值得 。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越是不被爱的孩子,就越想赢得父母的关注 。
她们本身便缺爱,从未感受过父母给予的无条件的爱,也就越发渴望得到父母的爱 。
孩子想被爱,有什么办法呢?只好不停地讨好大人 。
一个人越是缺爱,就越容易被伤害 。因为你的渴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
摇钱树|女儿的顿悟:被父母当摇钱树,拿走27万工资后,我们却成了仇人
文章图片
就像《理想之城》里的吴红玫,她心里清楚自己是家庭的边缘人物,是不被爱的那个;就像读者茉莉,她知道父母会索求,又会怎样伤害她 。
可是,她们无法停止对父母亲人的无私奉献 。
这是她们的错吗?并非全是 。
她们也是受害者,她们的主动奉献中藏着渴求 。
如同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里所提到的:
这种主动奉献中藏着渴求——“请你们把爱分给我一点吧”,也藏着愤怒——“我做得这么好,你们还不爱我,你们太坏了” 。
可怜的是,父母不会看到她们的渴求,在重男轻女的父母眼里她们的分量很轻,无关紧要 。父母很少会愧疚,他们只会觉得理所应当——儿子理所应当受到重视,女儿理所应当为家庭奉献 。
女儿如果为家庭奉献了,父母会觉得好歹没有白养她一场,最起码她懂得回报;如果女儿反抗,便会遭到他们的训斥、谩骂和轻视 。
所以,缺爱的女儿只有不停地奉献和讨好父母 。
摇钱树|女儿的顿悟:被父母当摇钱树,拿走27万工资后,我们却成了仇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