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有时候,爱过一个错误的人,会给我们留下“人格伤疤”。( 二 )


然而,当伤害是长期且反复的,这种自我保护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习惯性回避伤害的人格特质(Rosenström, 2015) 。在这种特质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变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对外界的一切都更加敏感 。
可能有人已经发现了,无论变得内向害羞、谨小慎微,还是害怕付出,这些性格特点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逃避一切可能来临的伤害 。
因为霸凌而变得“内向”并非真的内向,只是失去了对人的信任,不愿与外界接触;
因为被抛弃而变得谨小慎微并非为人谨慎,只是担心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会再被丢下;
因为在感情中被辜负而抗拒付出,也并非性格自私,只是不敢不计较后果地投入一段感情 。
在这些回避伤害的过程中,外界的信息很容易被我们视为潜在威胁,甚至可能在伤害未实际发生前,就已经感到受伤 。
Wichers (2010) 指出,“人格伤疤”,便是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加剧的:受伤后的我们变得敏感,会下意识地回避相关的外界刺激,然而这种回避往往只会进一步降低我们内心的阈值,使得外界刺激对我们而言越来越难以忍受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敏感”,与正常的性格特质高敏感不同,它更像是我们的伤疤未完全愈合时,对外界刺激的过度反应 。
人格|有时候,爱过一个错误的人,会给我们留下“人格伤疤”。
文章图片
人格|有时候,爱过一个错误的人,会给我们留下“人格伤疤”。
文章图片
并不是所有由痛苦经历带来的性格改变都是“人格伤疤” 。一些改变确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困难,也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
换句话说,改变本身并不是痛苦的来源 。对于自我的否定才是 。
以我朋友为例,她习惯对别人好,并不是严格的道德要求,而是她天性乐得如此 。因此,当她意识到自己在关系中不受控制地变成了一个计较付出的人时,才会格外苦恼 。
她在试图回避可能遭受的伤害时,其实牺牲了一部分最让她感到自在和快乐的自我 。
可以说,“人格伤疤”造成的改变,经常与我们内心的核心需求相违背 。这里说的核心需求,是由每个人天生不同的性格倾向带来的 。
比如,天性开朗外向的人往往有与人社交的核心需求,而对于天性内向的人来说,即便也需要适当的社交,但归根结底,独处才是ta们性格中的核心需求 。
做一个完整的、自在的自己,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承担风险的事 。而我们在回避伤害时,往往为了回避一切可能的风险,也拒绝了那个完整而自在的自己 。
人格|有时候,爱过一个错误的人,会给我们留下“人格伤疤”。
文章图片
人格|有时候,爱过一个错误的人,会给我们留下“人格伤疤”。
文章图片
需要写在前面的是:以下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保证我们彻底愈合自己的“人格伤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承认和面对自己这样的改变 。
就好像身体上的伤口会留下痕迹一样,心里的伤口也很难不留下痕迹 。而想要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不留下任何的伤疤,几乎是不可能的 。
那么留给我们的难道只有“人格伤疤”带来的痛苦和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的伤害了吗?
不是的 。
治愈“人格伤疤”的道路,其实并不是想方设法加速它的愈合,而是允许我们完成对于那部分丧失的自我的哀悼(mourning) 。(关于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样的哀悼,在旧文中曾经提到,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