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南赣治理教化时开始推行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三 )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龙场悟道”过度神化或渲染,理所当然的认为王阳明的悟道就是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 。


王阳明在南赣治理教化时开始推行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这样的认识,事实上已经误解了悟道的本质,因为所谓的悟道并没有那么神奇,对于我们这些世人来说,悟道,并不是一种成圣或者超人的状态,更不是佛教中所讲的大彻大悟,而是一种思想的转变,一种思考方式的转弯 。
王阳明为什么会在龙场悟道呢?因为大难不死的他,在龙场语言不通,生活极度困苦,没有人可以交流,远离官场这个是非之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读书思考,这个时候也是思维最集中,最活跃的时候,就像周文王一样,他在拘押了七年后,演算出了《周易》 。
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就是“良知” 。良知人人都有 。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
良知就是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孟子·尽心》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 。”
【王阳明在南赣治理教化时开始推行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在理学家那里,良知被归结为天理,而王阳明主张心是主宰,把天理归结为良知,他说:“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 。天理即是良知 。知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

王阳明在南赣治理教化时开始推行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王阳明还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所谓的“致良知”,在他看来,就是知善知恶,也就是说,彻底的了知善与恶的起因与真相就是“致良知” 。
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 。但是人们之所不懂得自己有这个良知,最大的原因,就是良知被遮蔽了,就好比禅宗所说的自性本心被遮盖,以至人们无法证得一样 。有人会把“心学”和“禅宗”混淆,也就是这个原因 。它们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源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总之,王阳明的“心说”就是在孔孟思想上的基础上,强调“心”的主观能动性,被称为“新儒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