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弑母案”吴谢宇被判死刑,家庭教育中隐藏着悲剧的根源( 三 )


但在他心里 , 他真正愿意亲近的是父亲 , 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才是真正放松的 , 被理解的 。 母亲带来的往往是压力、压抑 。
而且因为母亲不断施压 , 吴谢宇也自我施压 , 也逐渐发展出强迫型人格 , 严谨细致 。 吴谢宇的高中同学回忆 , 吴谢宇的性格里有追求完美的一面 , “自律到近乎严苛 , 对于所有的事情 , 他几乎都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
本来 , 父亲仍健在的时候 , 虽然母亲严厉、刻板 , 但起码仍有父亲的支持和心理安慰 。 父亲能给他温暖的、家的感觉 。 可高二时 , 吴父罹患重病 , 最后因肝癌去世 。
这对于吴谢宇来说是重大的心理创伤 , 其内心的情感支柱崩塌了 。 在父亲身体每况愈下时 , 吴谢宇就已经越来越恐惧、压抑 , 性格开始变得更加敏感 , 多疑 , 偏执型人格越来越明显 。
吴谢宇在庭审中称 , 父亲病故对自己刺激很大 , “家已不成家” , 压抑的氛围令自己形成了一种自以为是、怀疑别人、怀疑一切的状态 , 认为自己智商高 , 有能力看透任何人 。
他还曾经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 , 心跳得很厉害 , 去看病 , 医生说是普通的心律不齐 。 在北大读书时还想过自杀 , “情绪躁狂” 。
如果以上所述是真实的 , 那当时的吴谢宇去看精神科的话 , 很有可能会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 甚至已经出现了偏执型人格改变 。 而他觉得心跳得很厉害 , 怀疑得病 , 可能是长期遭受叠加性心理创伤和压抑之下的躯体化症状 。
当然 , 这只是客观推断他可能出现的精神心理症状 , 就算他真的符合双相障碍的诊断 , 也不能开脱罪行 。 而且 , 导致他犯罪的并不是双相障碍 。
根据吴谢宇的老师说 , 父亲去世期间 , 他更加拼命学习 , 成绩不但没有下滑 , 反而有所上升 。 可能他当时唯一的希望就是考上北大清华 , 对得起去世的父亲 , 也能尽早离开家庭 , 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 , 得以喘息 。
另一方面 , 对于谢天琴来说 , 丈夫的离世也是沉重的打击 。 她性格要强 , 不愿意向外人表露痛苦 , 吴谢宇也成了她的唯一寄托和希望 。 虽然她极力克制 , 不想影响孩子学习 , 但难以掩盖的悲痛、对丈夫的思念 , 肯定会对吴谢宇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
据报道 , 吴谢宇高中和大学时每天都会给母亲打电话 , 事无巨细地告诉母亲每天发生的事 。 可想而知 , 这对吴谢宇来说是一种“窒息的爱” , 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
所以 , 吴谢宇考上了北大并没有给这对母子带来想象中的幸福快乐 。 上了大学之后的吴谢宇仍然感到压抑 , 找不到人生奋斗的目标 , 失去了光环效应 , 产生自杀念头 。
而且他仍然清晰地感受到 , 父亲去世后 , 母亲非常悲痛 , 如果不是为了继续照顾他 , 母亲可能早就随父亲去了 。 而如果他自杀了 , 那母亲也就活不下去了 。 在现实中 , 甚至不排除母子俩真的发生过类似的对话 。
还有一个细节 , 吴父好友回忆 , 吴谢宇从小喜欢看书 , 无论到哪都带着一本书 , 三、四年级左右就在看欧洲哲学史这样的书 。 很有可能 , 吴谢宇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接触了哲学 。
可我们在临床中接触青少年患者时发现 , 过早阅读哲学书籍很可能弊大于利 。 孩子可能会过早地思考人生意义 , 再加上如果他们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的话 , 就有可能从负面角度去理解人生意义 。
而且他们可能会形成一种自以为是、自负的心理 , 认为读了哲学后 , 身边的同龄人都不如自己深刻、成熟 , 认为自己能看透其他人 。 吴谢宇在庭审中的叙述就非常符合以上特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