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酒文化之西方饮酒方式

自从酒这种饮品诞生开始,仅过了无数个时代的改良、分类和传承,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而“酒文化”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提出的 。随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越加频繁,中国酒文化也必然要走向全世界,为了能够促进中西双方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渗透,今天我们特意介绍了西方酒文化,来引导大家更加欣赏饮酒的艺术 。
首先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西方在酒文化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不同点:中西放酒文化的不同点1.酒的诞生
在东方亚洲的中国与西方欧洲的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饮品 。在中国历史中,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酒是由杜康率先开始酿造的,所以才有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传世 。
在希腊,则非常浪漫的认为是酒神狄俄尼索斯发现了酒的制作方法,教会了人们如何酿造葡萄酒 。现存的历史记载中,出土于伊朗西部的扎格洛斯山脉的戈丁山丘一带,公元前3100-3500年的苏美尔人的作品就有提及啤酒 。
2.酒的种类
中国幅员辽阔,丰富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生长 。因此,勤劳的中国人民多用粮食酿酒 。中国本土的酒主要分为两种:白酒和黄酒 。从酿造工艺角度看白酒:蒸馏酒;黄酒:发酵酒;从酿造原料白酒原料:几乎各种粮食都可以,比如中国著名的五粮液就是以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为原料;黄酒原料:一般糯米、大米、粳米 。从酒精浓度看白酒酒度:一般28-68度;黄酒:一般25度以下 。从色泽看白酒色泽:无色;黄酒:微黄、黄色、红色都有 。营养价值:白酒较小;黄酒较高 。
西方文明的诞生地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其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更利于葡萄的种植,所以西方的酒主要是果酒,尤以葡萄酒为典型代表 。现在法国的葡萄酒举世闻名 。
除了葡萄酒,啤酒也是西方国家对酒的一种创造发明 。数据显示,啤酒由公元前3000年的日耳曼人及凯尔特人部落带到整个欧洲,当时主要是家庭作坊酿造;工业革命开始后,啤酒的生产开始从家庭手工酿造转至工业化生产,工业化生产在19世纪开始占主导地位,从20世纪初,啤酒传入中国,啤酒的原料为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 。
3.酒具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上层阶级的酒器称为尊,是一种敞口,高颈,圈足,饰有动物图案的盛酒器皿,而下层社会一般就使用土陶碗喝酒,体现了阶级社会的差异性和等级森严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不会直接从酒瓶里往外倒酒,通常把一瓶白酒先分装在一个玻璃的或者陶瓷的小酒壶里,再盛在小的玻璃或陶瓷小口有足酒杯里(酒量不足一两),这样的分酒方式体现了一种雅 。
在西方传统观点有握柄,上身较白酒杯更为圆胖宽大 。主要用于盛载红葡萄酒和用其制作的鸡尾酒 。窄口为葡萄酒选择正确的酒杯,能帮助更好的品味美酒 。红葡萄酒杯杯底部宽肚是红酒杯中的经典设计,窄口是为了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闻酒香和果香 。
宽肚是为了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 。白葡萄酒杯杯底部有握柄,上身较红酒杯修长,弧度较大,但整体高度比红酒杯矮 。主要用于盛载白葡萄酒 。香槟杯为郁金香型,杯身直且瘦长,高脚杯 。啤酒杯一般使用玻璃材质,因啤酒都是冷藏后饮用,饮酒者的手不应触及杯身,以免影响酒的品味,所以啤酒杯有的有高脚 。因啤酒酒精度数低,所以饮用量大,杯身的容积大 。啤酒杯亦有平脚杯,但平脚杯一般有把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