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杨立新:一辈子有四个一,他的衷心给圈内外做了榜样( 二 )


那他们两家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著名演员杨立新:一辈子有四个一,他的衷心给圈内外做了榜样
本文图片

这么说吧 , 杨立新虽生在北京 , 但父母都是普通人 , 家里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哥哥 ,
雪上加霜的是 , 在他18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 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母亲身上 。
为了替母亲分担 , 杨立新高中还未毕业就报考了北京人艺的学员班 , 因为考上了不仅每个月有18块的生活补贴 , 参加演出还可以拿补助 。
就这样 , 杨立新成了学员班的一员 , 每个月拿到补贴就先拿15块给妈妈 , 让她带哥哥去看病 , 后来他的哥哥也因病不治身亡了 , 剩下杨立新与母亲相依为命 。
|著名演员杨立新:一辈子有四个一,他的衷心给圈内外做了榜样
本文图片

也就是说 , 杨立新与李女士谈恋爱的时候是个穷小子 , 没钱没名也不帅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他才忧心忡忡 , 总是担心优秀的李女士被别的青年才俊抢走 , 所以他总想着能早日将她娶回家才放心 。
于是在交往一年之后 , 他决定向对方求婚 , 后来回想起他说:
我当时没房没钱 , 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电灯泡 , 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求婚 。
|著名演员杨立新:一辈子有四个一,他的衷心给圈内外做了榜样
本文图片

或许就是因为爱与责任吧 , 杨立新从跟李女士交往就是冲着结婚去的 , 他要一辈子对她好 。
好在李女士并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主儿 。
而且 , 她的家人也很好 , 不仅尊重女儿的选择 , 对杨立新这个准女婿也很好 。
他们准备结婚的时候 , 李女士的父亲找人帮他们申请了一间宿舍当婚房 , 母亲买了布料亲手为他缝制了一身大红的毛料衣服当婚服 。
|著名演员杨立新:一辈子有四个一,他的衷心给圈内外做了榜样
本文图片

《日出》剧照
1984年3月28日 , 杨立新与李女士正式结为夫妻 , 携手奔向幸福的婚姻生活 。
一个单位 演一辈子戏
说起来 , 杨立新走上戏剧之路 , 是受母亲的影响颇多 。
1957年 , 杨立新在北京出生并在北京南城珠市口煤市街长大 , 这里戏园遍地 。
杨立新虽对此不感兴趣 , 但从小跟着母亲出入各大戏楼 , 耳濡目染之下对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都能来上两句 。
|著名演员杨立新:一辈子有四个一,他的衷心给圈内外做了榜样
本文图片

《茶馆》剧照
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发生变故 , 杨立新跟戏剧的关系也可能只是听听 , 再哼上两句 。
但这一切就像是命运的安排 , 从小的听戏、看戏无形中为他将来走上话剧之路奠定了基础 。
1975年 , 杨立新的父亲因病去世 , 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艰难 。
正好此时北京的各个文化单位在招收学员 , 杨立新陪同学去参加北京曲剧团的考试 , 他被考官也要求唱了一段 , 处于变声期的他嗓音不怎么好 , 但是台风不错 。
|著名演员杨立新:一辈子有四个一,他的衷心给圈内外做了榜样
本文图片

《哗变》剧照
于是曲剧院的老师推荐他报考北京话剧团 , 也就是后来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
初出茅庐的杨立新想都没想 , 就拿着老师写的推荐条去话剧团面试了 , 那时候高考还没恢复 , 比起去插队或者进烤鸭店当服务员 , 当个演员也不错 。
面试很简单 , 杨立新朗诵没几句就通过了 。 就这样 , 对表演不是很感兴趣的杨立新被编入了北京人艺学员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