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老窘境:护理老人的,也是老人( 五 )


像成思颖这样的90后 , 在南沙区养老院护理员中只占不到10% 。 为了留下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年轻人 , 养老院特意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 , 经过一线锻炼后往往转入体力消耗较轻的护理工作或管理岗位 。
为了减轻护理员的负担 , 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开始实行三班倒 , 工作时长大大降低 。 这也得益于深圳养护院的体制机制改革 , 简单来说 , 就是在维持公办、公益属性不变的前提下 , 做市场化运营 。 腾讯为这个项目捐赠了3000万元 , 作为启动资金 , 主要用于招聘人才和利用科技解决实际痛点 , 并不断投入人力参与跟进 。 随着环境改善 , 吸引了行业内不少护理员流入 , 近两年90后渐渐增多 。
老人|养老窘境:护理老人的,也是老人
本文图片
图|深圳养护院全景
而荥阳和佑尊长园就基本没有90后 。 为了补充新鲜血液 , 一些养老院招人要求放得宽 , 首先要认可和接受护理员的工作 , 其他都可以培养 。
护理员工资水平低下 , 除了行业普遍的工资标准外 , 还有一部分现实原因——不少养老院处于亏损状态 , 改善待遇的潜力有限 。 住进养老院的长者往往平均年龄在85岁 , 大部分是因为家里“实在照顾不了” 。 送到养老院 , 每月需要缴纳床位费、护理费和伙食费 。 以张洁所在的养老院为例 , 根据等级的不同每月费用在4000-6700元不等 , 这对一个中部城市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家属财力有限 , 这部分的需求被直接抑制了 , 只能转向条件较差的私人养老院 。
业内普遍认为 , 养老院的入住率达到80%才有可能盈利 , 而张洁所在的养老院达到了这一数据 , 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 要想收支平衡 , 除了依靠政府补贴 , 就得涨价 , 普通家属更负担不起 , 无奈只能控制成本 , 而人力是养老院运营最大的支出 。
护理员的工资水平 , 还与社会对他们的劳动价值认知相关 。 事实上 , 养老照料是一门“技术活” , 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 , 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般“照顾” , 还有很多专业技能 。 但大众对此并不理解 , 多数家属认为这只是家务劳动的延伸 。 吊诡的是 , 人们对育儿嫂的高报酬、高标准却习以为常 。
岗位的低工资水平下 , 实际操作中对护理员的要求日益提升 , 但她们多数都文化水平不高、未接受过专业训练 , 又造成训练成本的增高 。 张洁感慨 , 留下一个合格的护理员实在太难得 。
老人|养老窘境:护理老人的,也是老人
本文图片
图|荥阳和佑尊长园的长者们在康复锻炼
老人|养老窘境:护理老人的,也是老人
本文图片
接纳
留下来的护理员们 , 在努力地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活着 , 但是在现实中 , 群体性的尊严感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和重视 。 家属和护理员的关系总是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 , 要建立整个社会给予这个群体客观的评价和尊重 , 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
不少家庭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之前是绝望的 。 一位儿子在父亲入住前提了三个要求:没钱了打电话 , 没药的时候打电话 , 去世的时候打电话 , 其他的时候不要给我打电话 。 决绝的背后 , 是一个被整夜不睡觉、有暴力倾向的失智老人折磨的家庭 。
家属们寄希望于护理员能以照顾亲人的心力照顾自己的父母 , 但偶尔又以受害者的身份怀疑和审视这些每日与自己的父母朝夕相处的人们 。 张洁看到过家属当着护理员的面和长者说:“咱们花了钱的 , 有什么说什么 。 ”护理员头重重地低了下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