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更半夜是古人经常用的词汇,即便到了现代,我们也经常会用到 。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用都不太讲究它具体代表什么时间了,一般如果时间很晚了,就会用到三更半夜来形容 。那么,你知道古代的三更半夜相当于现在的几点吗?到底古时候三更半夜是什么意思?一起来了解 。
古代的三更半夜相当于现在的几点
23点至凌晨1点 。三更半夜意思指深夜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指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这个时间 。出自《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 。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三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
【古代的三更半夜相当于现在的几点 古时候三更半夜是什么意思】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
古人用的时辰: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代以前,测量时间的是铜壶滴漏,一把钢尺插漏壶中,水平面上面,x时后y刻,一目了然 。宋代发明了水运仪象台,齿轮带着托牌小人从门后经过,这时候如果时间处于两个时辰中间,两个时辰小木人都看不到,于是乎把门弄大一点,时辰小木人初现、时辰小木人正位两个标志就好判断了 。于是有了时初、时正,时初即时辰牌初现,时正即时辰牌正位,比如: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共二十四时,和西式的二十四小时完全一致,不过需要说明的是x时还是指双数整点,并不是整个时段 。一天从子时开始,需要时辰牌正位才算,刚到门框边上的子初那时候,只是看到了子时的时辰牌,并没有真正到子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如何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父母该怎么做
- 自热食品使用自热包时应该添加啥水 自热食品的自热包加热水还是凉水
- 脸大怎么办 具体的方法你了解吗
- 雪地里相爱他们说零下已结晶的誓言不会坏是什么歌
- 怎么哄女孩子开心的话妹纸们听什么会感到愉悦
- 烧烤店起名好听的店名大全300个 独特吸引人的烧烤店名字大全
- 真正的放下是什么样的 真正放下一段感情需做到的三点
- 引起汽车爆胎的原因有哪些?
- 减肥早上吃苹果好吗正确选择瘦身的水果
- 消除眼袋的小技巧 让眼睛变得更有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