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桐 儿童化妆品的“红与黑”( 二 )


除了通过政策文件扼制违法源头 , 在处罚上 , 监管也开始大刀阔斧出击 。 近期 , 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的17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信息 , 就有6批次为婴童护理产品 。 其中 , 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5批次婴儿护肤乳均被检测出赛庚啶等不得添加物质;广州市阳光美域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余伯年宝宝艾荷膏则被检出不得检出物质黄体酮 。
无独有偶 , 8月22日 , 广州市古得化妆品有限公司也被监管“重锤” , 由于其生产的批号为BNXFR0821B的米茶润臻米修护乳、批号为MCRBRMYS001的金幼米茶润倍润米油霜和批号为20210424B的金幼小儿米茶膏 , 经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检验 , 均被检出含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本维莫德 。
据悉 , 本维莫德膏是一种适合用于局部治疗的成人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 , 该药品说明书中明确表明 , “尚未在18岁以下患者中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18岁以下患者不得使用 。 ”因此 , 该企业除被罚款、吊销许可证外 , 其法人还被要求终身禁止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 。
实际上 , 自《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落定以来 , 整个行业就迈入最严监管时代 。 侯水标表示 , 行业内已有不少品牌因达不到要求 , 自己主动进行注销 。
诚然 , 经历改革阵痛期 , 对于每个行业而言都是去芜存菁的必要过程 。 泥沙淘去后 , 留在战场上的才是具备研发实力的正规军 。
03
下一站 , 差异化叙事在处罚力度的加码升级 , 从业禁令“罚单”面前 , 婴童护理品牌们也开始谨慎迈步 。 当然 , 赛道竞争激烈 , 重点仍是找准差异化定位 , 向年轻家长们讲述出不同的故事 。
一方面 , 是聚焦新需求拓展品类 。 事实上 , 与成人护肤一样 , 婴童护理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一瓶解决所有问题” , 而是向洗面奶、防晒霜、身体乳等多品类延伸 。 比如海龟爸爸瞄准防晒市场 , 推出的热门爆品婴儿防晒乳成为品牌首个单品销售额破亿的产品;红色小象也持续加码细分市场 , 推出儿童植物彩妆 , 天猫首发40天 , 销量突破400多套;润本立足草本基因 , 以驱蚊市场引入 , 牢牢抓住消费者心智 。

▲海龟爸爸防晒乳
另一方面 , 是以新理念进行市场教育 。 如稚可由著名皮肤科专家、百植萃&稚可首席产品官李远宏教授亲研配方 , 提出0-3(含3周岁)、3-6、7-12分龄护肤的理念 。 Nancy对此解释道 , 儿童成长阶段过程中 , 皮肤也在随之发育 , 对于先天性敏感、湿疹类问题 , 日常如何进行安全有效的护肤 , 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 她表示 , “稚可希望在儿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 为他们提供针对性产品 , 使得护肤能够更加科学、安全 。 ”

▲稚可分龄护肤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 , 尽管婴童护肤被推上新风口 , 但目前仍是个小众市场 。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专家张德欣指出 , 婴童护理品牌不仅要在严苛监管下遵守规则 , 坚持安全底线 , 也要做好应对市场教育难题的准备 , 比如 , 对于许多三四线城市家长而言 , 婴童防晒并不是刚需 , 现在还未被完全重视 。
侯水标同样表示 , “虽然婴童护理行业近几年关注度上升 , 但市场具有周期性 , 不要浮躁地想着“赚快钱” , 还是要踏实做好沉淀 , 坚持品牌长期主义 。 ”
因此 , 婴童护理的入局者不仅要保持信心 , 还需保持清醒 , 机遇确实存在 , 但漫漫长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 就如Nancy所言 , 激烈竞争下 , 百花齐放固然好 , 但最后这个花一定要是真的香才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