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我给2000多位老人拍了遗照

杨鑫|我给2000多位老人拍了遗照
本文图片

杨鑫|我给2000多位老人拍了遗照
本文图片

眼泪
2018年冬天 , 杨鑫带着相片去杨斜镇水平村 , 把用相框裱好的遗照递给一位70多岁的老人 。 老人穿着一件单薄的黑色外套 , 戴着一顶线帽 , 身上全是灰 , 脸上长着杂乱的胡须 , 门牙几乎掉光 。
杨鑫问他:“喜欢不?高兴不?”老人说:“喜欢 , 高兴 。 ”她说:“高兴就好 , 拿回去娃也高兴 。 ”老人突然流出眼泪 。
杨鑫|我给2000多位老人拍了遗照
本文图片
图 | 流泪的老人
一位村民赶忙把她拉到一旁 , 告诉她 , 这是位孤寡老人 , 并无子女 。 她才意识到 , 自己说错了话 。
杨鑫是位采访人员 , 85后 。 5年前 , 她创建了陕西省商洛市彩虹公益中心 , 为当地农村老人拍遗照是她的公益项目之一 。 来拍照的 , 多是空巢老人 , 要么子女在外打工 , 要么一辈子无儿无女 。 这些年来 , 杨鑫拍了2000多张遗照 , 把老人们生命暮年的瞬间 , 定格在一个个红底金边的相框里 。
老人们并不忌讳拍遗照 , 积极性很高 。 有的奶奶在家打扮一番 , 穿得整整齐齐 , 搬着马扎早早过来排队 , 有的集也不赶了 , 还有人放下手里的农具 , 从地里跑过来 。 多数人是第二次面对相机 , 上一次还是拍摄身份证照片 。
拍摄场地多在农村的小广场上 , 或者老人的院子里 。 杨鑫和志愿者把红色的背景布支起来 , 一边和他们唠家常 , 一边为他们梳头、整理衣服 。 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 “他们原本是平静的湖水 , 我们就像石子扔进去 , 好多小圆圈就起来了 。 ”杨鑫说 。
今年6月 , 杨鑫去北城子村拍照片 。 两位老人手牵手走来 , 爷爷88岁 , 奶奶是87岁 。 爷爷的腿脚不太好 , 需要奶奶搀扶 。 给爷爷拍摄的时候 , 奶奶站在旁边一直笑 , 轮到奶奶 , 爷爷也一直站在旁边看着 。 拍完 , 俩人又手牵手坐到旁边的花坛上 。 相濡以沫一辈子 , 这是独属于农村老人的纯粹和恩爱 。
杨鑫|我给2000多位老人拍了遗照
本文图片
图 | 携手来拍遗照的老年夫妻
还有些老人只能独自前来 。 他们有的因为家庭条件不好 , 终身未婚 , 没有子女;有的失去了亲人 , 白天黑夜 , 都需要自己面对 。 孤独 , 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
杨鑫观察到 , 孤寡老人见到年轻的志愿者会说个不停 。
有一次在水平村 , 有位叫董绒的奶奶穿着红色羽绒服 , 戴着围巾和手套 , 苍白的短发整齐地别在耳后 。 杨鑫之前就见过她 , 给她送过米面粮油和羽绒服 , 见董奶奶的手套破了 , 几个手指都露出来 , 杨鑫就从车上取了一副新手套送给她 。 老人家生活节俭 , 换了新手套 , 旧手套也没舍得扔 , 而是仔细地收了起来 。
为她拍完照片 , 杨鑫就喊下一位 。 几个小时后活动结束 , 没想到董绒奶奶还没走 , 一直站在旁边 。 她笑呵呵过来打招呼 , 拉着杨鑫说:“把你们这些娃都害死了 , 到我家里喝水 。 ”
杨鑫|我给2000多位老人拍了遗照
本文图片
图 | 董绒奶奶
害死是麻烦的意思 , 喝水就是请人来家里做客 。 可是路程很远 , 杨鑫得赶着回程 , 陪老人聊了一会 , 跟她拍了张合影 。 最后 , 看着她的背影慢慢远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