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故事|自小被卖入深山,他装乖巧十年,靠一部老年机寻回亲人团圆( 二 )
“附近有个超市招人 , 让我明天开始试工 。 午饭你们吃了吗?”他保持着这种恭敬 , 却不亲密 。
大部分人说小孩忘性大 , 很多东西记不住 。 李家以为谢思溪也如此 , 买他时七岁 , 即便有什么记忆 , 也被岁月洗刷干净了 。
“我回来就是拿几个馒头 , 在锅里温着 。 你自己下面吃 , 抽屉里有钱 , 去买点肉 。 ”她事无巨细交代 , 比在井村要温和 。
谢思溪捏着那张在印刷店打印出来的纸 , 把它揉成一团 , 紧握在手心 , 扬起一抹笑意 , “不赶时间 , 吃了饭再去嘛 。 ”
“不是只有咱家干这个 , 去晚了今日的钱就少赚了 。 等你娶媳妇 , 我们没钱怎么行?”
“我也开始赚钱了 。 ”谢思溪撇撇嘴 , 佯装不满 。 他心里想的是 , 绝不能把后半辈子也耗在这里 。
刘青一愣 , 没料到他会这样说 。 他们穷日子出身 , 苦吃了很多 , 习惯把好的留给儿子 。
擦擦那双带着污迹的手 , 凸起的茧子把谢思溪的皮肤烙得有轻微痛感 , “挺乖的……”
他企稳身子 , 不动声色拉开距离 。 隔阂从第一天到现在 , 再怎么费力都消除不了 。 他们选择性忽略 , 忽略他无形中的抗拒 , 忽略他对这个家庭的恐惧 。
手心里那团纸被冒出的汗沾湿一些 , 他松了松 , 说:“婶 , 时间不早了 。 ”
争分夺秒是底层人的日常 , 什么都不能晚 , 否则挣钱的机会就会被他人抢走 。 小时候他穿梭在城市街道之间 , 以为自己家里也算得上穷 , 岂知命运给他的磨难 , 告诉他穷不仅是没钱 , 更可怕的是人心穷 。
刘青嗯了一声 , 迅速闪进厨房 。 逼仄的厨房光线暗 , 人踏进去就像是被隐没一般 。
借此空挡 , 谢思溪拉开帘子 , 进入他的领地 。 租来的房子很小 , 他们担心人远离视线后会节外生枝 , 非要住到一起 , 用帘子隔开 , 分成两个世界 。
视线被挡 , 声响却挡不住 。 他每晚都会用棉花堵住耳朵 , 把震天响的呼噜声阻隔开 。
房门合上 , 谢思溪听见跑动摩擦地板的声响 , 并不把方才发生的一切放在心上 。 当一室阴暗与寂静归于他 , 昏黄的灯光照出每一个字 , 都能触动他 。
他在打印店花了一块钱打印的 , 内容是详细的DNA寻亲血库盲比 。 谢思溪还没有找到机会去做DNA鉴定 , 这个行动要悄悄进行 。 李庆和刘青把他看得紧 , 能独自行动的时间不多 。
被他藏在暗处的铁盒子 , 是从井村带来的 。 有他剪下来的报纸 , 画下来的村庄 , 还有那个骗走他人的画像 。 父母的画像泛黄 , 但是他早看到父母的照片了 , 在一篇新闻报道上 。
起初的几年 , 他看万物皆是灰暗 , 渐渐才接受逃不出大山的现实 。 说服自己去融入混乱的环境 , 去听明白带有口音的普通话 , 即便是倒带人生 , 也没比这更差的境地 。
他的矛是画笔 , 亲生父母常笑着讲:“我们小溪以后是要做画家的 。 ”眨眼十年 , 梦是一场空 。
潜伏着 , 观察着 , 他的一切都是在暗处进行的 。 可他很无奈 , 知道买卖不同罪那一刻 , 支撑他向前的大厦倒塌 。
谢思溪躲在被子里哭了一整夜 , 天亮后回家的念头依旧强烈 。 日光正在向上移 , 在那张失去色泽的凳子上坐下来 , 借窗台的光线 , 他把踩点过的街道画下来 。
他要有一幅地图 , 才能在血库找到亲生父母以后 , 借助外部的力量让他们带他远离漩涡 。
交错的巷子 , 偶尔会遇到窜得飞快的老鼠 。 他的左手沙沙作着画 , 连一根电线杆 , 都不肯错过 , 生怕有一点不准 。
直至外头传来“叮铃铃”的声音 , 他判断已经到傍晚时分 , 养父母快回来了 , 收东西的动作更迅速 。 不管是什么 , 一丁点都不能让他们发现 , 否则会被锁起来 , 或者送回井村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把公司当家每天10点下班回家,老板也天天夸,年终奖却比别人少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辽宁“巨婴”16岁吃饭靠人喂,每天开销过万,开兰博基尼卖手机壳
- 美国 当事实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说服力完全不同 | 把故事重塑的威力
- 结婚 为什么你越是心疼伴侣,却越是不被理解?看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财富|关于财富、成功和爱的故事
- 爱情|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一个人,是不是“故事”多,看细节
- 莫言 “我每天带饭,真的很丢人吗”,微博百万网友热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