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四代13人坚守三尺讲台上 “园丁家庭”薪火相传( 二 )


为了不辜负学生 , 郝岚一路苦读 , 20多年后 , 青涩的教师已经成长为博导 , 被一届届学生亲切地叫作“女神” 。 她坚信 , 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 , 更要引领人生 。
疫情以来 , 天津师范大学对口支援甘肃陇东学院 , 郝岚的专业知识和正能量 , 打动了远方的孩子们 。 “你完全可以不喜欢外国文学 , 甚至可以不喜欢文学 , 但是你必须热爱个什么 。 ”在给甘肃孩子的信中 , 郝岚这样写道 。
认真备课 , 生怕因为相隔千里就让孩子们落下课程的郝岚 , 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尊敬与喜爱 。 “也许 , 我以后也会当一名老师 , 希望有一天 , 能和您见面 。 ”甘肃学生发来的邮件朴素而真诚 。
播撒更多“秉烛之心”
赵秉和曾对女儿说:“为师者 , 育人才是最高追求” 。 当赵慕平工作遇到坎坷时 , 时长想起父亲的鼓励 , 为师者 , 育人才是你的最高追求 , 其余的都是“浮云” 。
新华全媒+丨四代13人坚守三尺讲台上 “园丁家庭”薪火相传
文章图片
这是上世纪80年代赵秉和在天津给女儿赵慕平题字勉励她克服一时的困难(翻拍照片) 。 新华社采访人员李然摄
在家风的影响下 , 孙榕鞠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教师 , 毕业后如愿成为天津滨海新区一名幼教老师 。 她说:“四代人的传承 , 既是一种责任感 , 更是一种力量 。 ”
教学之余 , 郝岚有着自己的思考 。 “今年多收三斗 , 明年就想要多收五斗 , 教育不是这样简单做加法 。 ”她认为 , 成绩固然重要 , 但教育的成效不能如此简单衡量 , “学生没有真正爱上这门课程 , 没有具备人文兴趣与情怀 , 教育就是不完整的 。 ”
回望外祖父经过的波折岁月 , 郝岚身体力行 , 把思政教育、红色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去 , 把历史讲述为生动的故事 , 令她备受学生欢迎 。 在郝岚的影响下 , 又有许多学生将“踏上三尺讲台”视作人生目标 。
三寸粉笔 , 三尺讲台;一颗丹心 , 一生秉烛 。 “教师就是持灯使者 , 坚守教书育人的信念 , 帮助、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 ”郝岚的本科毕业生、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书睿这样说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新华全媒+丨四代13人坚守三尺讲台上 “园丁家庭”薪火相传】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