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为什么说失去感觉,就失去了跟世界的联系?
很难有人可以追忆婴儿时代——当时尚不记事,连眼睛都不能自如运用,可能在初生孩子看来,处身世界之中,犹如被收纳在一个蛋黄、蛋清搅和均匀的蛋壳中 。
年岁既增,行动能力一天天地变强,终于能下地行走,跌跌撞撞的学步时期开始,一双瞳仁中倒映的迷离色彩和荡漾光晕,绘就奇异的诗画长卷 。
文章图片
浅薄而缥缈的层云,忽然攒聚成厚实如棉被的雨云,颜色乌青;
一触即溃的肥皂泡,轻盈而透明,表层光华闪烁,凌空舞动昭示着风的轨迹;
遍生青苔的苍黑色巨岩,用不锈钢扳手敲击也只能留下一个白点印迹,从此知道了硬与软的对比;
枯黄的树叶能轻易被手指碾碎成粉末,于是,在心中将“衰朽”、“枯萎”与“脆弱”联系上了,开始有了时间流逝、生命盛极而衰的概念;
甘之如饴,糖是甜的;茶汤回甘,茶由苦涩转为甘香;
肥肉油腻,辣椒油爆后呛鼻干香,有刺激性——厨师有调和五味之功,从蔬果、鱼虾、肉食和各种调味品中,我们通过舌头,感受世界的广袤和深邃 。
文章图片
我们是通过“感觉”与世界发生联系的:它是桥梁,沟通时空;
也是纽带,维系古今 。依靠“找感觉”,今人可以再次体会古人的许多欢乐忧愁瞬间;凭借独特的“感受”,可以将自身迅速融入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品鉴其深厚底蕴 。
文章图片
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生命用来辨识环境的工具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于最简单的属性:冷与热、轻与重、光滑与粗粝、甜与苦……
文章图片
就拿一枚樱桃来说吧:果梗是青色的,果肉是深红色;
果梗长而细,一头略尖锐,果肉近乎球形,略带一道浅沟;
果梗相对干而硬,果肉则润泽柔软;果梗味道淡而微有涩味,果肉清甜多汁 。
这儿的颜色、质地、含水量、味道、轻重就是樱桃的个别属性 。
颜色是由果梗和果肉表面反射光的波长引起的;甜味和涩味则是由果梗、果肉内部的呈味物质决定的;重量和外形是由不同构件在手头压迫皮肤引发的;尖锐与圆钝则是其外围轮廓线勾勒而作用到人眼引起的 。
我们通过不同器官去接收、加工、调理整合这些信息,产生认识,分门别类之后就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感觉(sensation)” 。
因此,我们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感觉是人体大脑对事物的独特属性的认知 。
文章图片
也许是因为我们平素从外界获取感觉过于轻易,因此并不感到珍惜 。
但是,获取途径如此简单、底层逻辑如此明晰的感觉,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存的关键信息,用于指引我们的作息、饮食、学习和工作,都有着指南针一样的效果 。
那么,感觉到底有哪些分类呢?
有人说,人有五官,因此有五种感觉 。
另外,佛经中记载有“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以这六种获取感觉的途径分别对应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阿富汗与不同国家商业体系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会偷三种懒,享尽一生福
- 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叫不说
- 很多人都这样觉得 71岁大爷说“退休之后,一定要留钱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