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动产登记,仅仅是权利归属的确认和记载,本身并不直接设定物权 。
裁判要旨:我国对不动产实行国家统一登记制度,未经依法登记公示的物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但不动产登记,仅仅是权利归属的确认和记载,本身并不直接设定物权;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通常只能是买卖、赠与、继承、承包等合同行为或者合法建造等事实行为,以及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 。
也就是说,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是前因,随之相应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及其登记是结果 。因此,当事人之间发生不动产买卖、赠与、继承、承包等法律关系,经不动产登记部门依法办理相应的不动产物权变动登记后,一方当事人因反悔等原因对物权变动登记行为提出异议的,不宜在基础民事争议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迳行提起行政诉讼,一般应先行通过民事等途径解决基于买卖、赠与、继承、承包等基础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纠纷,或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行政和民事争议 。在基础民事争议解决、权利归属明确后,权利人可以持生效法律文书申请不动产登记部门依法变更错误的不动产物权登记 。
案件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 政 裁 定 书(2017)最高法行申8483号 。
二、不动产物权发生变更但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物权登记人有权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 。
裁判要旨:法院执行裁定将不动产物权执行给当事人并办理了房屋和土地的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且土地房屋的权属一直登记在当事人名下,当事人对该财产享有独立请求权 。尽管当事人取得该财产的执行裁定已被撤销,但并没有进行权属变更登记 。基于物权登记公示效力,当事人仍为相关房屋土地的权利人 。因此,当事人属于有权提起独立诉请的第三人,因而也具备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主体资格 。
案件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6)最高法民终570号 。
三、其他法院对经法律文书确认的不动产物权采取保全措施不能影响权利人已经取得的权利 。
裁判要旨: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生效时发生效力,是否进行不动产登记的变更,是所有权人的权利,并无法律规定该权利因未及时办理产权登记或者变更登记而丧失 。权利人取得权利后,其他法院对涉案房屋采取保全措施并不能影响权利人已经取得的权利 。
案件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5)民申字第2747号 。
四、未经审批、变更登记转让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无效 。
裁判要旨:债务转移合同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出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并办理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等手续 。出让方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且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因出让方违法出让国有划拨土地行为,已经责成相关土地管理部门收回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的债务转移合同未经审批且无法对效力进行补正,应确认该合同无效 。
案件来源:最高法院(2012)民申字第1553号 。
五、抵押登记时间应依抵押权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上的完成时间确定 。
裁判要旨:权利证书上记载的抵押权设定时间早于抵押登记实际完成时间的,应以抵押权实际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上的时间作为抵押登记完成的时间,并以此为基础来确定第三人是否知晓不动产登记权利状况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婆媳过招交谈背后的潜规则
- 婆媳过招 交谈也有潜规则
- 婆媳过过招 也谈“潜规则”
- 婆媳聊你该知道的潜规则
- 巧用职场潜规则化解婆媳关系
- 婆媳相处也有潜规则!
- 婆媳之间暗藏什么潜规则
- 婆媳相处也要遵循“潜规则”
- 欧联杯名额分配规则
- 大学生夫妻返乡务农 土地越种越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