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师沟通要简单有效,目标性和条理性很关键,不要一直家长理短( 二 )


其实 , 除了面谈之外 , 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沟通 , 比如微信、短信、校信通、E-MAIL等 , 都可以及时和老师建立有效的联系 。
另外作为家长 , 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 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 , 积极支持、配合老师对孩子的教育 , 自觉维护老师的威信 。 而不要想当然的偏听偏信 , 或者只听孩子的只言片语就来断定老师做法的对错而盲目去面访老师 。
和老师沟通要简单有效,目标性和条理性很关键,不要一直家长理短
文章图片
而老师 , 在沟通中也最头疼遇到这几类的家长 。
1、对待孩子简单粗暴型家长
举例说明:当老师和家长沟通 , 孩子在班里喜欢欺负同学、有暴力倾向时 , 家长二话不说 , 直接训斥、甚至当面责打孩子 。
2、敷衍塞责、盲目护短型家长
举例说明:老师发现孩子总是在班里做恶作剧 , 作弄同学 。 和家长沟通时 , 家长只是一味好言好语或者把孩子推给老师管理 , 常用的话术是:“我知道我家孩子的秉性 , 这样的事情他绝对不会做的!”或者“老师 , 孩子就交给你了 , 该打该骂随便!”
3、只追求学习成绩型家长
举例说明:孩子在班里学习成绩不错 , 但是从不愿参与班级活动 , 也不愿帮助别人或者完成额外的一些集体劳动 。 与其家长沟通时 , 家长不但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 , 反而认为老师和同学在刁难孩子:“作为学生 , 只要学习好就行了 。 ”
更有甚者 , 会当着孩子的面贬低老师:孩子犯了错 , 怪老师处理方法不当;孩子成绩下降 , 怪老师没有认真教;孩子评不上“三好学生” , 怪老师偏心……
4、主动放弃型家长
举例说明:这类家长要么家里有矿 , 要么压根儿不在乎 , 孩子只要在学校里身体安全就好 , 至于学习成绩、人品等问题 , 都无所谓 。 家长已经主动放弃了孩子 , 老师想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 简直难上加难!
和老师沟通要简单有效,目标性和条理性很关键,不要一直家长理短
文章图片
古人云:“师者 , 父母心 。 ”在对待孩子的成长上 , 老师与家长的心往往是一样的 , 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 , 成才成人 。
家长应多与老师建立有效沟通 , 齐心协力 , 加强家校合作 , 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 为共同教育孩子携手共进才好!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