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岛上的气象员:一带一路上的南海“风云哨兵”( 二 )
“那次天气极端恶劣 , 我们连续放了2个气球都不成功 , 接着准备第3个气球的时候 , 所有人都异常紧张 , 屏息以待 , 站在风雨中看着气球顺利升空 , 数据恢复正常 , 那一刻不顾强风骤雨 , 大家激动欢呼 。 “唐海荣说 。
登岛往事:乘船15小时一路晕吐
1957年 , 广东省气象局派汪海泳等人在西沙群岛永兴岛筹备建设气象站 , 起初起名叫广东省西沙气象站 , 是当时岛上唯一的政府部门 。 当年7月1日 , 西沙气象台建立 , 正式开始气象观测业务并提供气象预报服务 。 此后数年 , 气象站的名称几经变更 , 但气象观测数据从未断更 。
2002年8月 , 19岁的唐海荣毕业后坐上“琼沙2号”补给船 , 在海上漂了15个小时后抵达永兴岛 。
“一路吐 , 吐到不知东南西北 。 ”唐海荣描述她第一次上岛的经历 , “坐船的时候大家都饿着肚子不敢吃东西 , 有时候老乡会硬逼着我吃点东西 , 说吃点东西才有东西吐 , 晕船呕吐有时要一个月才缓得过来 。 ”
那时 , 气象局里的许多人像她一样 , 为了减少坐船呕吐的次数 , 每次上岛轮班一待就是三四个月 。 早年 ,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唯一跟海南岛有补给船通航的地方 。 群岛上各种物资都是先到永兴岛 , 再分发到其它各个小岛 。 如果哪天有从海南来永兴的船 , 驻岛的人们都早早候在码头 , 眼巴巴看着海天相接的地方 , 那一个小小的黑点 , 渐渐地变大、变大 , 等到报刊、信件和物资一起卸下船 , 大家便一起搬运 。
2012年 , 三沙市成立 , 政府所在地西沙永兴岛 , 这座城市成为一座离祖国大陆最远、海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省辖市 , 管辖着我国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
2012年8月9日 , 经中国气象局批准 , 三沙市气象局成立 , 为海南省气象局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 , 气象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 2018年 , 南沙群岛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气象站启用 , 我国正式宣布在南海开展气象监测 。 从此 , 南海汪洋之上 , 三沙气象人的身影出现在距海南岛更远的岛礁上 。 2019年7月1日 , 南沙海洋气象信息发布站与西沙海洋气象预警短波电台并网 , 实现业务上线运行 , 通过普通话、海南话和英语语音播音 , 三沙海洋气象服务覆盖了我国南海和东盟周边国家 。
刚上岛时 , 唐海荣负责气象观测 , 包括观测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低温等气象要素 。 一天24小时 , 每个整点后3分钟内要把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发到海南省气象台 。 2005年 , 地面自动气象站投入运行 , 但自动观测设备刚刚搭建 , 仍需要人工观测比对 。 就这样 , 人工加自动平行观测了近10年 , 直到2012年人工观测才全部取消 , 唐海荣这才感觉轻松了许多 。
驻岛20年 , 唐海荣感觉到岛上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特别是三沙市政府成立后 , 从“琼沙2号”到“琼沙3号” , 直到现在有了“三沙1号”坐船才不那么晕 , 补给也能稳定供应;生活条件从简易木屋到舒适的办公楼 , 从“碉堡房”到现在整洁的宿舍楼 , 从缺肉少菜到有完备的冷藏室……更让她欣喜的是 , 岛上的航班频次比之前多了很多 , 不会像以前家里面有什么事情着急回去都回不去 。
驻岛20年 , 最亏欠的是家人
这次上岛 , 唐海荣已经待了一个月 , 要到国庆假期结束后才会换班 。
多年生活在岛上与家人分居 , 唐海荣说 , 亏欠最多的是家人 。 2006年 , 唐海荣大儿子出生5个月 , 她就上岛待了3个月 , 第一次回家孩子不认识妈妈 , 小手一直把她往外推 。 儿子2岁多时 , 有一次回家 , 儿子看到她撒腿就跑 , 跑了一圈又一圈 , 跑完从她的背后打过来 。 “妈”“妈妈” , 唐海荣说 , “后来那一天儿子就一直叫妈妈 , 隔几分钟就叫一次 , 我答应了他就乐呵呵地笑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俗语:亲家隔壁住,人熟礼不熟,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的智慧
- 中国的一线城市有哪些 中国一线城市包含什么城市
- 2022年立冬的具体时辰是多少 立冬各时辰的吉凶解析
- 2022年十月十四立冬节气的日子好吗 2022年农历十月的上梁吉日查询
- 郭沫若的妻子,整理丈夫遗物时发现一个物件,随后选择结束生命
- 古人说的:“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真实意思是什么?
- 孩子磨蹭的深层原因,不只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 国庆精选
- 为什么贾宝玉一见到林黛玉,立刻就有种“恰似旧时友”的感觉
- 自作主张的作是什么意思 自作主张解释
- 火的拼音 火字组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