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网瘾20年,她说父母无须迎合完美人设,但一定要拥有“反套路”的智慧( 四 )


另外 , 很多家长担忧互联网的过度碎片化不利于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 , 银子老师建议 , 也可以用“反套路”的、回归自然的方式来应对 。
“信息的碎片化 , 是因为现代人已经习惯了快速的节奏 , 缺失了获得反馈的耐心——思维方式其实是跟行为密切相关的 , 比如当我们看到别人走路很快时 , 心跳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 , 更何况电子屏幕的‘轰炸’ 。 ”
银子老师指出 , 诚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也” , 不如让孩子的整个动作慢下来 , 去进行一些慢生活 , 给快节奏的电子环境一个反向的力 。
比如在家庭一天丰富的活动中 , 保留一些“与效率无关的”的安排也很重要 , 甚至什么都不做 , 到户外走一走 , 看看身边的人与物、安静独处、思考一件事情、沉思冥想等 。
“在高科技时代 , 孩子所能得到最好的礼物 , 是家长以身作则 , 定期使身体和大脑处于安静状态 , 使孩子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的创造力、独特性蓬勃发展 。 ”
2.增强孩子的现实感
在银子老师看来:在现实中有强大依托的孩子 , 不会轻易迷失于虚拟环境中 。 而要想让孩子拥有现实感 , 不仅要引导他们关注当下生活的现实 , 同样也要培养他们了解历史的现实 。
所谓当下生活的现实 , 是厨房的温度 , 是家的温度 。 而家的模样 , 往往决定了孩子生活的模样 。
“要创造现实连接感 , 这些完全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做的:父母和孩子要一起去做一件事 , 一起做饭 , 一起干家务 , 看电影 , 逛博物馆 , 看艺术展 , 逛公园 , 做游戏……当我们连接起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 可以再带着孩子去连接网络空间的美好 。 ”
至于“历史的现实” , 是银子老师多年以来的深切感悟 , 她看到很多孩子沉溺于表浅的网络文化和网络环境 , 他们的现实变得异常狭窄和悬浮 。
“网络学习就像一个望远镜 , 让我们看向远方 , 却忽略了脚下的路和曾经走过的路 。 ”
治疗网瘾20年,她说父母无须迎合完美人设,但一定要拥有“反套路”的智慧
文章图片
她认为 , 历史本是“现在”的一部分 , 但虚拟世界会使其与我们的内在疏远 。 自然与人文 , 同为人的精神故乡和灵魂的来处 。
以我们国家的历史底蕴 , 对于孩子现实感的掌握实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孩子如果能够欣赏“历史的现实” , 便不会成为无本之木、轻易地沉湎于虚拟的现实当中 。
和孩子一起打造
“家庭电子生活共同体”
银子老师坦言 , 社会对于“完美父母”的人设期待 , 导致正在做父母的人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和无所适从 。 但孩子并不需要“十全十美”的父母 , 他们需要的是父母不断努力完善自己 。
因此 , 家长首先要面对和接纳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 , 不需要迎合完美的人设期待 , 与孩子共同成长 , 一起打造家庭电子生活共同体:
互联网可以使“万物皆备于家庭” , 当家长把家庭设定成一个共同体 , 制定大大小小的目标 , 在一起去努力完成、沟通合作的进程中 , 一家人便会体会到相互合作、相亲相爱的感觉 。
比如 , 利用网络的便利性 , 和孩子一起查信息、制定旅行计划 , 慢慢让他们协助家长或独立完成网上订票、订旅馆、在网上购买日用品等活动 。
治疗网瘾20年,她说父母无须迎合完美人设,但一定要拥有“反套路”的智慧
文章图片
“这种新式的家庭传统、新的电子家风是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 靠我们这一代父母去‘打下江山’的 , 创造和发明越早开始越好 。 ”
有很多家长问过银子老师 , 应该做哪些防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