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在表演。|人生未必是戏,家长却要学会演:按下给孩子“剧透”的欲望
每个人都在表演 。
这个表演 , 即便不能算作演戏 , 也是在按照你被设定的社会角色 , 来行动 。
比如 , 别人说你是自信的、外向的 , 在他们面前 , 你会不自觉地表演自己的外向和自信 , 隐藏起内心的无助和不安 。
如果你想“换角色” , 往往需要进入另一种环境——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环境 。
这样的故事真实发生过——
一名球员 , 在原先的球队中 , 被贴上了各种标签 , 比如不自信 , 缺乏热情 , 缺乏勇气 。
即便他内心热情似火、激情涌动 , 但改变自己 , 也相当困难 。 一旦改变 , 会迎来无数诧异的目光:“呀?你今天咋这样了?”
他最终选择出国 , 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球队 。 在陌生的环境中 , 他努力改变自己 , 激情四射 , 热情如火 , 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角色” 。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扮演”的成分 , 比如在公司你是老板 , 是领导 , 颐指气使;回到家中 , 不得不谨小慎微 , 服从老婆的领导 , 卑躬屈膝 。
文章图片
家长也是如此 。 即便你不自信 , 也要努力装得自信 , 自信的父母 , 对孩子会产生强大的正面作用 。
有心理学家指出 , 就算你对生活感到灰心失望 , 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
这并不是说 , 家长就只能虚伪地表演;脆弱的时候 , 你完全可以真实地表现自己 , 但同时 , 要给孩子以勇气和力量 , 让他知道 , 个体是脆弱的、孤单的 , 但家庭和集体充满力量 。
有一位男子在卧室接到一个电话 , 他最好的朋友 , 因病不幸去世了 。
他哭了起来 , 妻子听到声音 , 走进来 , 拥抱他 , 安慰他 。
儿子也听到了动静 , 来到卧室门口 , 不知所措地看着爸妈 。
爸爸原本不想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脆弱 , 但又一想 , 谁都有悲情时刻 , 不必隐瞒 , 于是抱住儿子 , 哭着说自己的好友去世了 。
儿子轻轻拍打父亲的后背 , 安慰他 。
那一瞬 , 儿子在成长 。
无论扮演 , 还是真情流露 , 都没有一定之规 。 扮演 , 不是让你变得虚伪 , 反倒更接近于真实 。
文章图片
并不是说 , 你非要跟周星驰一样 , 拿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 每天装模作样地研读 , 而是要克服一种心理弊端:喜欢“剧透” 。
每个人都有“剧透”的欲望 , 戳破别人的窥探欲 , 是一种让人上瘾的行为 。
家长和幼崽之间 , 关系纯真 , 家长会更急切地想把自己掌握的内容 , 传给孩子 。
如果家长和幼崽之间可以连一根网线 , 迅速上传、下载 , 我想很多家长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连线手术 。
但是 , 在科技没达到这种高度之前 , 喜欢剧透 , 迅速告诉孩子答案 ,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
换句话说 , 家长越喜欢剧透 , 越想“让孩子少走弯路” , 孩子就越有可能走弯路 。
表面上 , 走捷径、被“剧透”的孩子 , 更能记住答案 , 但记忆时间非常有限 。 通常情况下 , 孩子绕的弯路越多、学习时越吃力 , 长期的记忆度越好 。
在心理学上 , 这叫“合意难度” 。 意思是说 , 适当增加孩子学习的难度 , 但又不至于难度过大 , 对学习更有利 。
这就很考验家长以及老师的“定力” 。 难度的增加 , 会带来以下肉眼可见的事实:
孩子当前的表现 , 会比较差;
孩子有挫败感 , 垂头丧气……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镜头 不是每个人都讨厌看Zoom镜头里的自己|每日罐头
-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四个人
- 为什么一些公司一年到头都在招聘,是缺人还是找不到人?
- 新招的主管都在部门待不下去,升了一个老员工做主管部门安定了
- 沟通是一门艺术,心平气和处事,每个人都会遇到美好!
- 表演艺术家 简直了,居然有色盲表演艺术家
- 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日本90岁奶奶的这9句箴言,值得每个人读一遍
- 艾小雨|“每天都在做恶梦”24岁女孩爱上中年大叔,交往一年后崩溃不已
- 东家APP:每个人都应该体验一次,把喝过的茶渣放回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