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炳宏|【临朐微刊】贾炳宏:旧时光里的老屋味道
本文图片
旧时光里的老屋味道
作者 | 贾炳宏
说起老屋 , 心中总有一丝遗憾 , 遗憾在一堆旧照片中 , 居然没有一张它的影像 。 老屋是祖母和伯父叔父共同的家 , 我童年的大半时光是在老屋的院子里度过的 。
老屋是排土坯房 , 它的墙皮大多剥落 , 窗棂也慢慢弯曲 。 三间西屋是老家最有年头的建筑 , 祖母和四叔一家住 。 北屋由伯父两家居住 , 屋后就是那株古老的酸枣树 。
本文图片
紧邻老屋的沟底 , 是一口老井 。 快速放桶入井 , 慢慢提桶出井;一根担杖 , 两桶清泉 , 挑回家中 。 屋后是积着厚厚浮尘的碾棚 , 碾谷、碾豆、碾玉米 , 吱吱悠悠唱着疲倦的歌;院中一盘石磨 , 磨面、磨糁、磨豆腐 , 转动着每一个沉重的日子 。
本文图片
院子里一株虬枝盘屈的老石榴树 , 也是有年头的 , 它的年龄应该比我还大 。 当年 , 同在这个院里 , 我们先后生根、发芽、成长 。 它有缓慢向上的年华 , 我有飞快逝去的青春 。
我并不知道老屋建于什么时候 , 只知道父亲的兄弟全部在老屋里出生 , 在那里长大 , 然后带着对老屋的不舍与眷恋 , 在别处建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院 。 老屋也宛如院旁那棵大榆树上的鸟窝 , 在经历了最初的喧闹后 , 随着鸟儿的长成与飞离 , 慢慢归于沉寂 。 我不知道 , 一座老屋究竟可以忍受多少次背弃 , 究竟可以多少次将这些背影接纳 。 但我知道 , 鸟巢挂在最高的枝头 , 就像一句简洁明了的问候 , 温暖着回家的路 。
本文图片
我长高了 , 老屋变小了 。 我能够爬到窗台了 , 像哥哥姐姐们一样在乌黑的墙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了 , 却一再失去了上老屋的权利——在老屋里 , 四婶不知疲倦地生下了四个妹妹——在生下五妹时 , 那些拖着长长鼻涕的小屁孩 , 就被奶奶挡在了老屋的门外 。 那时 , 奶奶会把门前扫了又扫 , 把檐下的柴垛整了又整;把屋里的水缸蓄得满满的 , 把地上的小板凳擦得干干净净 。 她一次次拨开有黑斑的透明五彩门帘 , 领着一群媳妇出出进进;她久久地坐在占厨房一半的灶台前 , 用力地拉着风箱;她挪着小脚 , 艰难地用力搬开角落里咸菜缸上压着的石头 。
本文图片
但老屋依然把我留在了时间深处 。 那时 , 我常跑到奶奶住的黑暗的里屋 , 晌午和晚上有时就睡在了她那张大木床上 。 爬上床 , 到窗边 , 四格的阳光是有关夏天的记忆 。 晨光初露 , 枝头滑落的那一滴 , 是谁近于倦怠的守望?醒来指尖所触 , 是木头粗糙的纹理和微微透明的窗纸 , 然后一丝光亮洒进来 , 我就像窗外的向日葵一样 , 扬起脸 。 那时 , 阳光正好 。 一伸手 , 好像就能握住大把的碎金 。 夏夜 , 星河耿耿 , 清风徐徐 。 大人轻轻地摇着蒲扇 , 讲着代代相传的故事;孩子们看萤火虫打着灯笼 , 寻寻觅觅 , 忽近忽远 , 不知不觉进入沉沉梦乡 。
黄昏 , 最后一线阳光 , 被秋风一点点收走 。 那些炊烟 , 那些暖色调的足迹 , 那些响动 , 在老屋一点点弥散开来 。 迎风的墙面上 , 尘土簌簌掉落 , 都在掖紧细致入微的温度 。 墙根下 , 一滴阳光的斑点即将耗尽 。 那人扶住椅背、墙面 , 颤巍巍地立起身来 。 撑了大半辈子 , 到了这一刻 , 她不会浪费最后一寸箴言般简洁的光阴 。 那人 , 就是奶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错误的公司,会有3种错误的管理方式,员工也容易走弯路
- 地锅|【人间章回】难忘地锅岁月|散文 徐善义
- 大寒,最后一个节气等待春天!
- 放下不,忘掉更难
- 在我的印象中,冬天的阳光格外的暖
- 本文转自:新华图片寒假期间 #(社会)多彩活动过寒假
- “最全布达拉宫内部照片”惊艳世界,一般人不给看哦~
- |【青未了】陈华卿专栏|我的第一双皮鞋
- |广东33岁男子在汤加失联逾4天,妻子一遍遍联系:想确认他的安全
- 杨云香|微醺的脸颊,朦胧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