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同性恋 中国被忽视的1600万:那些嫁给男同性恋的女孩( 三 )
文章图片
每个人的感情都值得被尊重 , 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应该被保护 。 面对这样摧残身心的婚姻生活 , 忍耐已经无济于事 , 唯一的出路 , 就是勇敢面对 , 逃离这片吃人的泥沼 。
随着近些年不断有“同妻”勇敢地站出来 , 将自己隐藏多年的血泪史公布在世人面前 , 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开始重视中国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 。
虽然还有相关立法草案的相关约束 , 但是各种社团帮扶法律援助已经开始走进这些苦命女人的生活之中 。 也许不能彻底解决她们的苦痛 , 但是可以心理上进行疏导 , 通过法律手段帮她们争取到更多的权益 , 至少避免了她们的人生遭受二次伤害 。
文章图片
在很多西方国家 , 包括中国的台湾地区在内 , 都已经将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 虽然在短时间内确实会损害他们妻子的利益 , 但是在长远来讲 , 也让更多的女性免于被这种不幸福不平等的婚姻束缚 。
当然 , 中国作为被儒家思想熏陶了两千多年的国家 , 很难在法律层面将同性婚姻合法化 , 因为这将引来一系列的连带问题和大部分社会民众的反对 。
但若是还像原来一样任其自由发展 , “同性骗婚”的行为还会不断增加 , 还有更多的女性和她们的父母家庭受到伤害 , 这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也可能会有一定的性格缺陷 。
文章图片
所以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维护这些“同妻”的合法权益 , 何时能将“同性骗婚”归入法律条文 。 与此同时 , 还要加强社会宣传效果让人们的观念能有所转变 。 大家不会再“谈同色变” , 让男同性恋不再因为世人眼光而去牵连无辜的姑娘 。
而且在为同妻维权的同时 , 更要注重她们子女的心理疏导问题 , 已经有了一个不爱自己冷待自己的丈夫 , 不能让她们的孩子再因为舆论和心理的压力而走上歧途 , 这样即使她们从不幸的婚姻脱离 , 也不会再感受到幸福 。
文章图片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 从人民的思想上解放观念 , 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畸形的婚姻 , 畸形的身份说不 。
这需要的是男同们及其家长的配合 , 也需要社会大众的宽待和包容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这条路可能很难走 , 但是却必须走 , 不彻底清除这种隐患 , “同妻”就永远没有未来 。
在这个开放多元化的时代 , 大多数人都不会不歧视同性恋 , 也不会介意与他们成为工作上的伙伴或者生活中的朋友 , 因为只要是自食其力 , 不违反道德法律 , 他们也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 这是他们做人的权力 , 我们也表示尊重 。
文章图片
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 , 为了一己私利 , 为了不受父母亲人的责难去连累其他女孩的一生 。
他们想给自己的爱人一片蓝天 , 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孩子 , 但是却从未想过自己妻子的感受 , 在守护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同时 , 也在毁灭另一个人另一个家庭 。
这已经不再是一种道德的缺失 , 而是触及了法律的层面 , 如果一个女人的生命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 , 一句对不起还有他和另一个男人的一生厮守 , 那么这场生命之旅是多么的不地道、多么的不公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认真生活的心境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