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晚饭过后 , 儿子走过来跟我说:
“妈妈 , 你有没有见到我那本《小狐狸勇闯山海经》的书呀?”
“怎么到处都找不到!”
儿子一边嘟囔着 , 一边四处翻腾 。
我环顾一下家中:
一堆绘本书散落在沙发上 , 几个布娃娃掉落在地板上 , 就连睡觉的床头边 , 还放着几件要换洗的衣服......
心理顿时有一种内疚感 , 虽说这几天有点忙 , 但也不应该忘记整理房间 。
古人说:“久入兰室不闻其香 , 久住脏屋不觉其乱 。 ”
说得一点都不假 , 如果没有别人提醒 , 你会觉得房间这样就行了 , 很容易沉迷在“舒适区” 。
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 , 其实也是一种教育 。
蒙台梭利博士主张成人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环境 , 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他的成长提供帮助 。
这也是在提醒各位父母:教育孩子 , 首先要创设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
环境即教育 , 一屋不扫 , 又何以扫天下?
我们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 , 要专心学习 , 可唯独忘记了要提醒他定期整理房间 。
因为 , 房间凌乱的家庭 , 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
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 不仅令人心情愉悦 , 还能培养孩子的空间秩序感 。
孩子对秩序的敏感性一般从1岁半左右开始出现 , 到3岁的时候达到最高峰 。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孩子在1-3岁这个年龄段 , 对物品应放的位置、做事的顺序等 , 都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 。
比如 , 看到地板上掉落的小纸片 , 一定要捡起来放到垃圾桶 。
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文章图片
蒙台梭利就曾在其著作中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6个月大的小女孩在房间里玩耍 。
这时 , 一位妇女走了进来 , 随手把阳伞放在桌子上 。
此时 , 这个孩子变得不安起来 。
这位妇女以为孩子想要那把伞 , 微笑着把伞送到她面前 。
但这个小女孩并没有想要伞的意思 , 并开始尖叫 。
这位妇女尽力安抚她 , 但毫无用处 , 小女孩反而变得更加焦躁 。
怎样才能让这个小女孩安静下来呢?
富有心理洞察力的妈妈突然从桌子上拿起那把伞 , 并把它放到另一个房间去 。
这时 , 小女孩立即安静下来了 。
可见 , 使小女孩不安的原因是伞放在桌子上 。
一件东西放错了地方 , 就严重打乱了这个小女孩 , 对于一些东西如何安放的记忆模式 。
这个案例 , 就是说明整洁有序的环境 , 已渗入到孩子的记忆之中 , 打破这个秩序 , 就会令她无法适从 。
孩子对秩序的敏感性 , 各有各的行为方式 , 有些行为在家长眼中可能像是执拗或特殊的癖好 。
当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的时候 , 家长若能进行正向的引导——
把家里整理得干净有序 , 让孩子学会物归原处 , 就能巩固孩子的秩序性 , 养成一个很好的秩序感 。
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文章图片
作为父母 , 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专注力 。
对于12岁之前的孩子来说 , 他们之间的差距往往体现在专注力上 。
专注力越高的孩子成绩往往越好 。
而一个孩子能否做到专注 , 很受家里的环境影响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
客厅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 , 孩子玩了这个 , 又玩那个 , 每个玩具都是三分钟热度 。
玩具太多 , 房间凌乱 , 就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之前在网络上 , 曾经有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