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荔钠|《妈妈!》导演杨荔钠:关于年老、死亡、记忆,我一直想不明白( 三 )


杨荔钠公开说过 , 《妈妈!》的素材并不来自个人经验 , 但还是有一些现实的影子 。 蒋玉芝和冯济真一起读诗 , 蒋玉芝会向女儿明示爱意 , 这种依恋我们能在杨荔钠和女儿小熊的互动中捕捉到 。
杨荔钠|《妈妈!》导演杨荔钠:关于年老、死亡、记忆,我一直想不明白
本文图片

▲ 《妈妈!》剧照 , 母女二人秘密暗语
冯济真无子女 , 周夏是《妈妈!》里母女关系的延续 , 由演员文淇饰演 , 叛逆、与社会主动脱轨 , 如小熊形容 , 是个“不断试探各种事情边界的人” 。 周夏因在公交车上偷手机、进冯济真家行窃被抓 , 后被冯济真保出看守所 , 态度依然桀骜 。 三年后 , 周夏带着一个幼儿 , 突然出现在冯济真家 , 为她们母女做饭、洗头、逗乐 , 打破母女俩疲惫的生活节律 。
对冯济真来说 , 周夏更有救赎意味 。 “那一刻她可能看到了她年轻时候的自己 。 她那个时候犯错是没有机会改变的 , 但是周夏有……我甚至觉得我创作的时候 , 有周夏的存在 , 这个世界就很美 , 就有希望 , 就不哀伤 , 对吗?”
采访刚开始 , 杨荔钠主动问 , 关于周夏一角 , 我们的观感是舒适还是突兀?一些观众不喜欢周夏出现的段落 , 认为这个插曲风格与全篇脱节 。 杨荔钠去南方做了多场路演 , 听到周夏在观众心里像是另一个人 。
“镜头里可能看不出来 , 但周夏的孩子也是个女孩 , 那也是女性代际间的关联 。 我就想起我年轻的时候 。 ”杨荔钠说 。 晚年孤独的老头老太太们特别喜欢看到她 , 每次她去 , 都给她做一桌子饭 , 吃完睡一觉起来走 , 风一样 。 许多年以后她想 , 这些老人多么希望她能在那儿多待一阵 , 陪他们说话 。
说着说着 , 她自问 , “有的时候就在想 , 周夏难道是我自己吗?”
《妈妈!》结束后 , 杨荔钠要为她的纪录片《少女与马》做收尾工作 , 这是她从《春潮》结束后开始拍摄的纪录片 , 以小熊和几个马术俱乐部的伙伴为主要拍摄对象 , 关照到新时代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 。
采访那天 , 我们和杨荔钠谈到午饭过后 , 小熊也出现了 , 她的衬衫上环绕着几组骑马的图案 , 一个棕色小马驹状的皮挂件挂在腰间 。 不同于杨荔钠的感性 , 小熊讲话逻辑清晰 , 比如评论《妈妈!》和杨荔钠的创作时简洁凝练 , “我认为我妈是在做一件相对理想主义的事儿 , 她的创作中一直保持着很理想主义的东西 。 ”
两天后 , 19岁的小熊即将去英国念书 , 母女将面临第一次漫长的分离 。 杨荔钠无数次想象过那个场面 。 在外地路演时 , 她担心错过女儿离家 , 拍了一张“拜拜”的照片发给小熊 。
“她要走 , 我就会失去一条腿 。 ”杨荔钠带点撒娇地对小熊说 , “下次再谈剧本 , 咱俩打电话 , 你得给我时间 。 ”小熊接话 , 当然给时间 , 她课可少了 。
对话杨荔钠和女儿小熊
杨荔钠|《妈妈!》导演杨荔钠:关于年老、死亡、记忆,我一直想不明白
本文图片

▲杨荔钠、作画的小熊、小熊画的杨荔钠
母亲和女儿
南方人物周刊:从《春梦》开始 , 主人公方蕾就常常做梦 , 甚至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生活 , 求助神佛 , 又虚又实 , 是不是从那时候你就开始在创作中体现虚构和真实的暧昧、模糊?
杨荔钠:你要这么理解也没问题 。
南方人物周刊:《春梦》 聚焦的是个体的内心精神 , 到 《春潮》到《妈妈!》, 更多的是在讲一段关系 。
杨荔钠:《春梦》和后面两部不一样 , 对 。 你们认为一个是讲个体的 , 一个是讲关系 。 其实我所有的电影都在讲人际关系 , 《春梦》就是在讲她跟丈夫的关系 , 那个关系很残忍的:我要惩罚你 , 我就带走你的小孩 , 这不是讲夫妻关系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