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小人物:做人别太清高,把面子看的太重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致小人物:做人别太清高,把面子看的太重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文章图片
有位70后的朋友说:相比于现在的80后 , 90后 , 我们年轻的时候机会是真多 , 创业难度要小得多 , 即便不想下海 , 趁早在大城市买几套房也行 , 不买房在郊区多盖点房等拆迁也行 。
可是 , 我们总以为最好的机会在未来 , 现在上了年纪才发现 , 我们那时候才是发财致富的黄金年代 , 结果都被错过了 。 我们在最好的岁月里选择了老婆孩子热炕头 , 打打麻将 , 喝喝小酒 , 以为这就是自由 , 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
有感而发 , 今天来讲讲自由 , 小人物的自由 。

万物皆有成本 , 选择很难 , 意味着要放弃一些自由 , 就像当初的原始人 。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里描写了这么一段人类发展进程:曾经的原始人们生活在阴暗的山洞里忍饥挨饿 , 虽然日子很苦 , 原始人却觉得很幸福 , 大家都一样穷 , 衣不遮体 , 食不果腹 , 游戏人间岂不快哉?
原始人认为这叫自由 , 无忧无虑的自由 , 逍遥快活 。
但是有一些原始人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 一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总不是办法 , 他们居然产生了走出山洞的念头 。
可是 , 山洞外面有各种不确定的危险 , 有各种天灾人祸 。 当然了如果成功了 , 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 , 更好的衣物 , 可以得到更多的生活资源 , 甚至还能得到同伴们的尊重 。
于是在洞里的原始人劝他们算了不要异想天开 , 好好享受自由 , 人生短短几个秋而已 。
直到 , 某几位原始人走出了洞穴 , 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 , 随即面临的就是巨大的生存危机 , 要接受各种突如其来的危险 。 同时 , 让他们欣喜的是 , 山洞外面确实更多的资源 , 足以让他们过上富裕的 , 受人尊敬的生活 。 就像跳进水帘洞的孙悟空一样 , 成了猴王 , 再不是野猴子 。 他们进化成人 , 而不是猴子 。
于是 , 阶层出现了 , 洞里的原始人继续享受着贫穷的自由 , 并嘲笑洞外的原始人不自量力地承担风险 , 在他们看来与同类 , 与天敌 , 与自然博弈的生活是不自由的 。 认定饥寒交迫的躺平才是真正的自由 。
致小人物:做人别太清高,把面子看的太重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文章图片

请问 , 洞里和洞外的原始人 , 谁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呢?被关在笼子里的鸟衣食无忧 , 认为这就是幸福 , 他们永远感受不到空中翱翔的自由 。
阿信认为 , 自由不是你可以不做什么 , 而是可以选择做什么 。 比如 , 世俗上的豪车别墅 , 你可以选择不要 , 这是自由 。 但是 , 你要有实力拥有 , 这也是自由 。
给大家推荐一本小说《沧浪之水》 , 主人公池大为是个崇拜自由的人 , 他认为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 , 为了享受自由 , 他在单位里我行我素 , 冒犯同事 , 顶撞领导 , 觉得每天下下棋 , 睡睡觉 , 过一天是一天就是自由 。
随即问题出现了 , 他追求自由的代价是被同事排挤 , 被领导忽视 , 这些他都能忍 。 可是孩子想上好学校 。 没房子 , 只能跟老婆 , 丈母娘挤在一间房里成了现实 。 更让他不能忍的是 , 他看不起的马屁精同事成了他的领导 。
请问 , 池大为获得自由了吗?如果你沉浸在心灵鸡汤的世界里 , 确实算自由 , 无欲无求 , 得过且过的躺平过日子 , 清高的批评“天下攘攘 , 皆为利往”的庸俗人类 。 遇到挫折时就发扬阿Q精神:人在宇宙面前就是渺小的 , 人生苦短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太累 , 不争不抢是大境界 ,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
致小人物:做人别太清高,把面子看的太重的人,路会越走越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