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妈妈 , 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 , 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金钱观”这个概念大家应该都听过 , 但很多父母并没有把它当回事 。
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曾提出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 这样才能让小孩在未来的人生中自立起来 , 坦然面对生活 。
让孩子明白钱的概念 , 正确地对待金钱 , 这是父母应该尽早完成的事情 。
“妈妈,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文章图片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 图文均无关
“妈妈 , 这个贵吗?”你的回答 , 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这个假期 , 全家人一起出门游玩 , 在路过一家纪念品店的时候 , 一个小女孩眼巴巴地看着橱窗里的汉服 , 店员见此 , 热情地让小女孩上身试试 。
结果女孩穿上后的效果惊艳 , 问妈妈能不能买下它 。
妈妈一问价格 , 明显有些超出预期 , 女孩看着妈妈的脸色 , 小心翼翼地问:“妈妈 , 这个会不会太贵?”
或许是碍于面子 , 她并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 , 而是选择把孩子叫到一边去 , “这件衣服能抵我们家大半个月的生活费了 , 你和弟弟上学都要花钱 , 爸爸平时一个人赚钱那么辛苦 , 这件衣服……”
“妈妈,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文章图片
听到这里 , 女孩已经明白了妈妈的意思 , 她只好把衣服脱下来 , 失望地拉着妈妈的手走出店门 。
目睹全程的我 , 心里顿时挺不是滋味 。
想起自己年幼时 , 家庭条件也不算太好 , 母亲每次都要拿“爸妈赚钱辛苦 , 家里实在没钱了 , 你得省着点花”来教导我们 , 结果就导致我从小在花钱上特别敏感 。
每次交学费的时候 , 总是不敢向母亲要钱 , 每次都心怀罪恶 , 后面出门工作以后 , 在用钱上依旧有“匮乏感” , 甚至有些影响到社交 , 婚后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 在老公的陪伴之下 , 才慢慢走出困境 , 治愈童年的阴影 。
“妈妈,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父母们在回答孩子们关于金钱和物质等方面的问题时 , 有时候真的需要谨慎一些 。 你们的错误回答 , 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
比起物质上的贫穷 , 精神上的“贫瘠”更加可怕
1、被“哭穷”养大的孩子 , 难有格局和远见
哭穷教育 , 是很多父母对孩子使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
有些是因为家庭确实困顿 , 有些则是因为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学会节约用钱 , 所以希望通过“哭穷”的方式来让子女体谅父母的辛苦 。
然而被“哭穷”养大的孩子 , 往往也难有格局和远见 。
“妈妈,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文章图片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说过:“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 , 他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
因为“贫穷”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里种下 , 其思维也被受到局限 , 日后他们想做任何事的时候 , 都会用钱的多少来衡量这件事的价值 。
从长远上来看 , 会丧失不少时机 , 而且还让孩子成了潜在的“穷人” , 即使日后有了钱 , 也不敢投资自己 , 提升的空间反而比别人要小很多 。
“妈妈,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2、被“哭穷”养大的孩子 , 内心始终存在“匮乏感”
童年时因为没钱造就的窘迫 , 就像一把枷锁 , 把孩子困在原地 , 让他们的内心始终有“匮乏感” 。
“妈妈,这个贵吗?”你的错误回答,可能会把娃培养成潜在的穷人
文章图片
之前看过一段视频 , 一位女孩童年的时候 , 跟爷爷奶奶一起住 , 老人一辈子穷惯了 , 经常在孙女面前念叨儿子赚钱的不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