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第一个出场的女性,被曹雪芹赋予了很深的隐喻( 二 )
文章图片
甄英莲出身于甄士隐家 , 甄士隐家就在葫芦庙隔壁 , 脂批指出:“`隔壁'二字极细极险 , 记清 。 ”果然 , 葫芦庙很快就给甄士隐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不料这日三月十五 , 葫芦庙中炸供 , 那些和尚不加小心 , 致使油锅火逸 , 便烧着窗纸 。 南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 , 大抵也因劫数 , 于是接二连三 , 牵五挂四 , 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只可怜甄家在隔壁 , 烧成一片瓦砾场了 。 ” , 江南望族甄士隐家几乎在一夕之间遭火败落 , 显出了末世的光景 。
在“表里皆有喻”(第十二回脂批)的文本中 , 火灾是隐喻 , 脂批指出 , 火灾“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 “南直召祸”即发生于雍正六年(1728年)元宵节前江宁织造曹家被查抄事 , 这是作者痛彻心屝的家事 , 自己的人生也因而被彻底改写了 。 江宁织造曹家被查抄 , 是雍正下旨的 , 因此 , 所谓和尚炸供引发火灾 , 隐喻信奉佛道的雍正下旨查抄曹家 , “接二连三 , 牵五挂四”之下 , 也殃及许多家族 。
因此 , 江南望族甄士隐家除了其他隐喻象征意义之外 , 也是作者将自己“甄”家事隐去的梦中之家 , 同样 , “画的虽不依样 , 却是葫芦”(第一回脂批)的葫芦庙也是一个隐喻载体 , 隐喻雍正统治下的朝廷 。 甄家在葫芦庙隔壁 , 隐喻曹家和皇家之间的密切关系;甄士隐遭火灾的家事 , 隐喻曹家被抄的“真家事” 。
曹家繁华成空 , 除了自身可能存在的某些原因之外 ,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其“隔壁”——雍正统治下的皇家 。 胤禛不显山露水 , 几乎没有人看好他会在“九子夺嫡”中胜出 , 但是 , 他却出人意料地登基成功 。 当胤禛(雍正)君临天下之时 , 作者和家族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 因此 , 雍正登基 , 就是作者和家族悲剧的开端 。
文章图片
“葫芦庙和尚炸供引发火灾”事件隐喻雍正下旨查抄作者“甄”家事 , 而发生于“葫芦庙和尚炸供引发火灾”事件之前的甄英莲被拐事件 , 是甄士隐家悲剧的开始 , 同样也是一个意外 。 因此 , 将作者“甄”家事隐去的甄士隐家之甄英莲意外被拐事件 , 在“表里皆有喻”的文本中 , 隐喻胤禛出人意料地登基 。
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甄英莲出去看元宵节社火烟花 , 甄英莲就在这一过程中被拐了 。 抱甄英莲出去看元宵节社火烟花的家人霍启的名字 , 大有深意 , 脂批指出 , 霍启即“祸起” , 暗示甄英莲被拐(胤禛登基)就是祸端的开启;意外被拐的甄英莲 , 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薄命生涯 , 隐喻雍正时代开启 , 作者和自己“甄”家族的“甄英莲”(脂批指出 , 设云“真应怜”)的苦旅马上就要开始了 。
第三回脂批指出:“妙在全是指东击西、打草惊蛇之笔 , 若看其写一人即作此一人看 , 先生便呆了 。 ”在假借意在“使闺阁昭传”的文本中 , 位列副十二钗之首的开卷之第一女子甄英连 , 无疑是甄士隐家中最重要的红楼梦中人;第二回脂批指出:“写假则知真” , 理解了洋洋洒洒的贾家之文 , 就可知简洁若无的甄士隐家之文隐去了什么真事 , 而宝玉是文本之第一正人 , 当然也是贾家最重要的红楼梦中人 , 因此 , 宝玉和甄英莲之间有着神奇的联结 。
宝玉和甄英莲可以联结 , 是因为以梦幻形式呈现的文本 , “何非梦幻 , 何不通灵?作者托言 , 原当有自 。 受气清浊 , 本无男女之别 。 ”(第一回回前总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红楼梦:这位老人的一句话,说出了普天下父母的心声
- 红楼梦:仰慕、倾慕林黛玉的人下起凡夫俗子,上至王爷和皇上
- 奇葩身份证姓名,看到第一个就跪了,网友:原来我的名字如此好听
- 湖南长沙旅游景点
- 属羊人出生月的命运
- 红楼梦读后感50字 红楼梦读后感50字范文
- 林红玉|红楼梦:林红玉真想攀高枝吗?宝钗为啥忌惮她
-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赏析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分析
- 高智商的孩子,一般都有这五个特征,尤其是第一个,很准!
- 黄晓明的弟媳妇可不简单!女方是网红,长相神似红楼梦里的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