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育转型变革,不懂教师一切都是空话!( 三 )
最后 , 教师不是学科能力的反复宣讲者 , 而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创造者 。 教师首先需要转换观念 , 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 , 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学科、学生的实际 , 才能进行个性化的创造 , 实现更好的发展 。
4
在教师与自我关系的维度上
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在整个知识分子群体中 , 虽然数量庞大 , 但因其社会地位及在传统观念中的弱势定位 , 故容易感到自己是被动的生存者 。
我认为在教师与自我的关系上 , 首先要强调教师是自主选择职业的责任人 , 不是听任外部环境摆布的被动生存者 。
其次 , 教师不是只需要专业发展的局域人 , 而是要不断自觉提升德行才智的发展者 , 教师要在教育生活实践中 , 自觉、持续地从人的多方面发展自我完善 。
再次 , 教育是群体活动 , 孩子们在群体教育中成长 , 所以教师既要个性创造 , 又要善于主动地在群体合作中发挥、发展个性 。
文章图片
在对教师角色观念重构的基础上 , 教师发展有一些基本路径 。 “新基础教育”强调: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研究 , 是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径 。
我们认为日常是人人都拥有的研究资源 , 日常在朴素中蕴含丰富 , 在平实中呈现隽永 , 碎花细草无处不生长 。 变革的理念在日用常行中 , 才能悟道 , 养成新习惯、新基本功 。
思想与创造是照亮日常世界的阳光 , 只有坚持日常变革实践 , 学生才会有内在真实的成长 , 教师才能感受日常过程的发展魅力 。 只有坚持日常 , 才有真实、内在的成长 , 现在我们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校、“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合作校都在讲:要用变革的实践“创造学校教育新生活” , “把日子过成诗”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加拿大的教育好在哪?为何能让这么多父母选择?
- 光教育孩子还不够,设立家规和孩子一起遵守,亲子方能共同成长
-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学什么 毕业后能干什么
- 教育|救命,我怎么越来越像我爸妈了?
-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什么 好就业吗
- 刘一霖老师:最好的家庭教育:有见识、有爱、有规矩
- 在教育长跑中,如何用零花钱让孩子弯道超车?
- 教育别因“浴缸法则”而受限,孩子受困于鱼缸之中,父母却不自知
- 实践促成长:三岔湖小学举行“劳动教育+课程”开课暨思源农场第四期开种仪式
-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什么课程 好就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