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晏保尔:中国为何形成长达百年的男性美妆风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最近一个吐槽古装偶像剧男主颜值拉胯的段子 , 火了:
“如果我有罪 , 法律会制裁我 , 而不是让古装丑男屠我的屏!”
剧情掉链子 , 主演颜值、演技不到位……观众们长期积蓄的不满又一次爆发了 。
抛开“古装丑男”的梗 , 有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 那就是——古人如何定义男性之“美”?
毕竟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 而化妆不止是女性的专利 , 男性也有化妆的权力 。 比起今天的“精致男孩” , 古代热衷于化妆的男性不在少数 。 在中国历史上 , 甚至有过一段长达几百年的男性美妆风潮 。
文章图片
男人化妆 , 自古有之
早在秦汉时期 , 就已经出现了男性涂脂抹粉、化妆打扮的情况 。
《汉书》记载 , 汉高帝的宠臣籍孺和汉惠帝的宠臣闳孺都是化妆高手 。 不过 , 这两人的身份稍微有点特殊 , 他们不止是皇帝的宠臣 , 还是皇帝的男宠 , 精心打扮自然格外必要 。 秦汉时期的普通官员没必要那么精细装饰 , 但也少不了打理容颜 。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的主人是西汉初期长沙国的高级将领 , 按理说应当是钢铁硬汉 , 但也少不了梳妆打扮 。 墓葬出土了保存完好的梳妆器物 , 各种设备颇为齐全 , 包括有一盒残迹尚存的脂粉 , 可见当时的男性已经有了一套梳妆打扮的方式 。
文章图片
双层九子奁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较之于女性繁复的妆容 , 古代男性化妆大体上也有几种形式 。
首先是敷粉 , 自汉代以来 , 抹粉就在士大夫中长期流行 , 比如东汉名臣李固 , 是一个用粉高手 , 《后汉书》用“搔头弄姿”来形容李固抹上胡粉之后的的风姿 , 想来应当是颇为妩媚 。
魏晋南朝 , 敷粉更为盛行 , 《世说新语》记载何晏“美姿仪 , 面至白” , 之所以能这么白 ,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脂粉 。 许多士族公子早上起来要抹粉、出门之前要抹粉 , 走在路上也要带着粉 。 如同今天女生出门包里带着粉饼 , 那时的公子们也要带着粉盒 , 随时补妆 。
另一种打扮是熏香剃面 。 所谓熏香 , 就是用各种香料熏衣服 , 还有佩戴塞满了香料的香囊 。 许多名贵的香料需要从东南亚进口 , 价格非常昂贵 , 因此熏香也成为身价的象征 , 越是世家大族 , 衣服越要熏得香气扑鼻 。
剃面是刮胡子 , 中国人向来重视身体发肤 , 过去只有僧侣、宦官等少数男性会剃去胡须 。 然而 , 抹再厚的粉、穿再香的衣 , 如果配上满脸大胡子 , 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精致 。 于是 , 魏晋南朝时期 , 许多热衷打扮的男性开始修剪胡须 , 将美观作为第一位的追求 。
还有一种打扮是涂脂 。 在唐代 , 每逢特殊节日 , 皇帝会赏赐大臣口脂、面脂 , 这是一种特殊的恩赐 , 王侯将相们也乐于涂抹 。 当时的口脂用动物油、矿物蜡 , 以及各种香料混合制成 , 既能起到润唇防干的作用 , 也能有口齿留香的效果 , 在官场、民间都很受欢迎 。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 , 还有过各种形形色色的男性美妆 , 特别是在思想开放、风气自由的年代 , 一些人的打扮更能别出心裁 。 比如有爱好文身的 , 有喜欢染头发的 , 甚至还有给自己裹小脚的 。
可以确定地说 , 自古以来化妆就不只是女人的专利 , 中国古代的男人们不仅会化妆 , 而且玩出了很多花样 。
古人为何要化妆
在中国古代 , 男人化妆的巅峰是魏晋南朝 。 曹操的儿子曹植就是一位化妆高手 。 每当要会见客人的时候 , 曹植都要先洗澡 , 然后傅粉 , 一定要把自己抹得又白又香 , 方才出来见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稀饭李英爱几十年不变,一点不老还优雅,比中国林青霞有气质!
- 黑色钟丽缇22岁混血大女儿中国风写真超霸气!身材性感气质颜值赢妈妈
- 里卡多·高拉特 瘦身成功!中国籍球员高拉特身披49号球衣训练,官方定妆照出炉
- 运动 被称“中国第一胖”,为爱一年从668斤减到268斤,变身网红
- 发型师 在中国,Tony老师究竟能赚多少钱
- 防护SOFINA苏菲娜全新防晒单品将在中国大陆重磅来袭
- 漂亮校花晒出0岁到18岁成长照,从丑小鸭到白天鹅,颜值变化惊艳网友
- 螨虫 中国人发明的变态祛痘皂,30秒揪出千万螨虫,比10个搓澡大妈还猛
- 美妆 “中国风”拯救国货彩妆?
- 唯品会 年轻人越来越爱国货,唯品会数据太真实,一场变化正在席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