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 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些弯路非走不可吗?( 二 )
但是当孩子刚开始练习某项技能时可能会犯错,比如说穿反了衣服、打碎了杯子、不愿意穿鞋 。
此时父母应该有耐心地纠正,鼓励他接着尝试;如果表现出不耐烦、打骂孩子,或者在孩子做错后开始事事“包办”不再给他尝试的机会,这些都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不利于孩子独立 。
文章图片
3学龄初期(3~6岁)
文章图片
学龄初期要解决的冲突是主动和内疚,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 。当孩子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就会产生“目的”的品质,即有勇气来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标 。
它与上一阶段培养出的自主性是有区别的——自主性是孩子能够决定做或不做,但是做的具体内容他们并不清楚;主动性是孩子有明确的目的,明白要做的具体内容 。
给家长的建议:
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探索周围的一切,父母不要觉得孩子的问题太尴尬或无关紧要,而应该耐心回答解释 。
比如当孩子问出“水是什么?火是什么?水和火到底是什么?”这种问题在大人看来可能没什么好回答的“水就是水,火就是火呀!有什么好解释的?!”
这可能会打压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问题很可笑,甚至产生“父母讨厌我”的想法 。其实我们可以寓教于乐,拿生动的例子解释给他,比如《葫芦娃》里的水娃和火娃或者《疯狂原始人》原始人摩擦生热起火的情节 。
文章图片
4学龄期(6~12岁)
文章图片
学龄期主要是勤奋和自卑的冲突,儿童通过勤奋学习获得一定成就,克服自卑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创新能力 。顺利完成目标可以强化孩子的勤奋感,不断变得更加优秀 。
给家长的建议:
这个阶段对孩子影响最大不再是父母,而是同伴和老师,但是家长的支持和赞赏依然可以加强他们的勤奋感 。
比如孩子在某次考试中成绩不理想,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孩子做对的地方上,比如和孩子说:“宝贝,这个类型的题你上次做错了但是这次做对了!真棒!有进步!妈妈/爸爸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要肯定孩子成功的地方,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盯住失败不放 。勤奋上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可以在一件件小事上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感受自信、养成好习惯 。
文章图片
5青春期(12~18岁)
文章图片
青春期被称为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阶段,青少年需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建立一个明确的社会性自我形象,确立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方向 。
青春期孩子身体、心理开始第二次成长,变化迅速且明显 。他们会比较自我评价和社会对他的评价是否一致 。
如果一致,就会产生自我同一性,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社会认可;
反之则角色混乱,觉得未来没有出路,开始反抗学校和父母 。
给家长的建议:
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应该有耐心,进行民主式教育,做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长寿|人到老年,想要长寿,需要珍惜这3样东西
- 媳妇|妈,等我长大了,娶个媳妇回来孝顺你
- 张靓颖|张靓颖:在父母离婚阴影中长大,失婚后情感状况怎么样?
- 作者:黎荔国庆长假返乡 回到故乡,我放慢了节奏
- 人生旅途中,能让人快速成长的,是这两种经历
-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没人告诉家长,教育是用来社会分层的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人生在世 深圳老汉流浪街头十分痛苦,曾是公司董事长,结交情人抛弃妻子
- 本文转自:上海长宁“夜以继日”“白加黑”“连轴转”“不眠不休”……自上海本轮疫情开始后这...|这些天,长宁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朋友圈刷爆了……
- “收官开年—中西区” CA·店长共识会
- 阴债长时间不还有什么危害?还阴债的正确做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