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园里宜童老师都在做什么?

融合教育的实施应该让身心障碍儿童能在正常班级中达到物理、社会和功能的融合 。 物理的融合是指孩子能顺利进入班级上课 , 这是融合教育的最低标准;社会融合是指特殊儿童能够被班级其他孩子所接纳 , 并能与他们产生正常的沟通与互动;功能的融合是指特殊儿童在班级中能够学习 , 其功能表现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
当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可以在身体、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融入了普通班级 , 真正的融合教育才算达成 。 然而 , 成功的融合并非是一日之功 , 一磋而蹴的 , 真正的融合需要有一个渐进性的阶段进程 。
特教老师支持为主---常规适应融合
融合园里宜童老师都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在刚刚进入幼儿园会自闭症儿童在社会适应、沟通、及语言表达方面均存在一些障碍 , 到了陌生环境中会产生更多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 由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的差异使得他们经常会表现出影响别人的行为 , 这是他们学习适应集体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 , 有些是暂时的 , 有些是因为环境的因素带来的不安 , 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 。
在集体环境中 , 他们是否感觉到被接纳 , 是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集体环境的关键因素 , 作为特教老师要向普教老师普及自闭症儿童的特点 , 以便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
自闭症儿童刚入园时 , 因为到了新的环境 , 离开了照顾者 , 会产生分离焦虑 。 此时 , 孩子会出现更多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 因此入园随班融合之初 , 我们首要做的就是稳定孩子的情绪 。
融合园里宜童老师都在做什么?】同时 , 由于环境、同伴、教师的陌生 , 再加上一日常规及教学秩序等诸多要求 , 也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出现一些融入上的困难 , 比如 , 上课走动、自言自语、独自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等 , 无法保持共同注意力 , 听从教师组织的教学及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等;户外活动时 , 不能按要求站队、等候、轮流等 , 经常会乱跑;用餐睡眠等生活环节问题也较多 。
融合园里宜童老师都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自闭症儿童入园初期的不适应 , 核心问题在于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 , 针对于此 , 特教老师应采取小步骤的渐进性融入的方法 , 帮助自闭症儿童适应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 。
开始阶段 , 为了减轻自闭症儿童的融合压力 , 特教老师可采取了个别辅导加生活游戏融合的方式 , 帮助自闭症儿童一步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 特教老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法 , 现场指导自闭症儿童模仿正常儿童的行为 , 并邀请普通幼儿为自闭症儿童示范 , 或直接给与帮助 , 辅导教师适时地为自闭症儿童作出解读 , 帮助自闭症儿童熟悉这些生活环节的规则要求及行为标准 。
户外活动时 , 特教老师开始先让自闭症儿童在旁边观看 , 边看边给他解读要求及正确动作 , 随后辅导教师亲自带领自闭症儿童站在队列 , 辅助自闭症儿童模仿其他幼儿一起做动作 。
在幼儿园安排的游戏区活动或在资源教室进行的开放性游戏活动中 , 特教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幼儿共同进行小组游戏 , 小组的活动方式可由有限制的环境渐进至限制性最小的环境中学习 , 其方式有以下四种:
融合园里宜童老师都在做什么?
文章图片
1.以自闭症儿童为主的小组活动:依据每位孩子各个领域的能力及目标设计活动(如精细动作领域、生活自理能力等) , 或在一个活动中同时结合各人不同领域目标而设计的小组活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