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儿子,一定要看看这位妈妈立下的9条家规,堪称经典!( 二 )
文章图片
有一种父母 , 舍不得孩子受苦受累 , 凡事包办 。
最后孩子长大了 , 连系鞋带、洗衣服、整理屋子这样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没有 。
替孩子吃的苦 , 最后都成了他的坑 。
与其给孩子打一辈子的伞 , 不如给他造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
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 其实只需要把生活的主动权归还给孩子 。
少插手 , 不包办 , 恰当的时候给予指导 , 孩子很快就能成长起来 。
从穿袜子、叠被子、收拾桌子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 让他慢慢修炼独立生活的能力 , 让他在跌跌撞撞中长出坚韧的盔甲 。
文章图片
一个熊孩子在电梯里撒尿 , 他的妈妈知道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 并让孩子手写检讨书发到业主群里道歉 。
她也认真地为教育失责道歉 , 并让孩子打扫电梯一个月作为惩罚 。
这一顿操作被网友盛赞为“教科书式育儿” 。
我想她的家规里一定有一条: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和改正 。
犯错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不敢承担和面对 , 任由小错酿成大错 。
美国托德·帕尔在《犯错没关系》里说过:
“小孩对待错误的方式都是从父母身上模仿而来的 。 父母如何对待错误 , 孩子便会如何对待错误 。 ”
文章图片
父母无视 , 孩子就永远认识不到错误 , 只会变本加厉地犯错;
父母责骂 , 孩子就会因为害怕而隐瞒和逃避 , 无法做一个坦荡的人;
父母懂得和善而坚定地纠错 , 孩子才能在错误中反思 , 学会责任和担当 。
文章图片
看过一个视频 , 小女孩看到豆芽卖得特别好 , 萌生了自己种来卖的想法 。
看着女儿好奇的眼神 , 她的妈妈坚定地点点头:“嗯 , 我们试试 。 ”
第一次种植失败了 , 妈妈鼓励沮丧的女儿:“没关系 , 我们再试 。 ”
她带着女儿一起探索 , 翻阅资料 , 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 最终换来了豆芽的旺盛生长 。
对于女孩来说 , 妈妈的那句“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 , 滋养了她的好奇心 , 培养了她勇于探索 , 不怕失败的精神 , 她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博士 。
保护孩子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 也许他就会是下一个牛顿 。
珍视孩子的每一次提问 , 正面引导孩子去观察、思考、寻求答案 。
一个勇于不断尝试和挑战新事物的孩子 , 更能活出自我 , 拥有更广阔的人生 。
文章图片
相信有不少家长感受过孩子磨蹭带来的痛苦吧?
早上起床赖了一分钟又一分钟;
出门一会要上厕所 , 一会要拿东西;
写作业前要喝水 , 要吃零食 , 要整理文具……
磨蹭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时间观念 , 还不懂得时间的宝贵 。
一个做事磨蹭、拖拉的孩子缺乏专注和耐心 , 容易半途而废 , 也不会轻易取得突破 。
文章图片
一个磨蹭的人也很难成为守时的人 。
而不守时是社交的大忌 , 容易给人留下不负责、不靠谱的印象 , 从而丧失重要的发展机会 。
高明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 教会孩子去掌控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 从而形成自己的内在节奏 。
文章图片
在社会心理学上 , 有一个概念叫“亲社会行为” , 是指在社交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分享、帮助、合作等利他和助他行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上大学一个月,儿子就折腾着转专业,父亲支持20万,还是一场空
- 殷素素自尽前的遗言,可保儿子张无忌一生平安,但是他却给忘了
- 四柱代表什么命理 时柱为儿女宫
- 人流后多久能吃辣椒
- 黄海波一家三口同框,他胖成大叔妻子有格调,儿子长大好多
- 儿子是给别人养的,女儿才是给自己养的!一句惊叹背后,几多辛酸
- 生命灵数看你有没有可能被人生命灵数
- 通过八字看看你有没有这些性格缺陷
- 东汉崩溃始作俑者刘焉,最后怎么死的?他最小儿子刘璋凭啥继任?
- 血压高压高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