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焦虑都是“没事闲的”?看看这位爸爸怎么说
育儿焦虑都是“没事闲的”?看看这位爸爸怎么说
著名阅读推广人林文宝老师谈及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时 , 打趣说道“都是没事闲的” 。 这话乍听之下好像有点绝对 , 但是与其焦虑 , 不如家长自己行动起来 , 所谓“育儿即育己”也是这个道理 。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著名亲子作家张贵勇老师 , 从一位宝爸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育儿焦虑这件事 。
文章图片
坦率说 , 我也有过育儿焦虑:担心哲哲考不上好学校 , 将来找不到好工作 , 活得没尊严 。 但多年来陪伴他成长 , 我越来越发现 , 过度焦虑只会适得其反 , 得不偿失 。
与其焦虑孩子不是学霸 , 不够优秀 , 不能自立 , 不如在坚持自己事业的同时 , 尽可能多地激励和陪伴孩子 。 父母目标上的坚定、情绪上的稳定和心态上的淡定 , 才是培育英才的法宝 。
多了梦想 , 少了焦虑
焦虑 , 本质上与恐惧一样 , 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正常心理反应 。 所谓居安思危 , 有所惧、有所虑是好事 , 但凡事讲究一个度 , 过犹不及 。
哲哲上初一那会儿 , 期末成绩属于年级中下等 , 焦虑之下 , 我有点控制不住情绪 , 亲子关系很差 , 为此陷入烦恼、焦虑、失控的恶性循环 。
后来 , 我改变了方式 , 在较少干预他生活与学习的同时 , 开始追求新的人生目标 。 一方面 , 我想在事业上更进一步 , 另一方面也是让儿子看看 , 爸爸虽“年事已高” , 但依然在为未来打拼 。
渐渐地 , 我发现哲哲静下心来 , 有了越来越多拼搏向上的影子 。 我不知道是我态度转变使然 , 还是他心性逐渐成熟的自然结果 , 总之他心态好转 , 各方面渐入佳境 。
文章图片
著名阅读推广人林文宝老师谈及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时 , 打趣说道“都是没事闲的” 。 的确 ,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志业 , 有事可做 , 以挚友而非“监军”之道相处 , 亲子关系不会太差 。 家中成员各司其职 , 各就其位 , 往往能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图景 。 反之 , 当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 一副全家都输不起的架势 , 重压之下的孩子很难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 自然很难谈及坚持成长成才 , 而长期压抑的阴郁或心结 , 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
有人认为 , 父母的榜样作用只在童年期有效 , 我的感知是青春期时依然有效 , 而且效应更为明显 。 这时候的孩子会纵向横向对比 , 看父母更真切 , 看问题更深入 。 都说把学校所教的那部分丢掉后剩下的才是教育 , 如此说来包括学习态度、生活方式在内的来自父母的“不教之教” , 也是孩子习得最多的东西 。
内在动力塑造孩子美好未来
我有个朋友 , 老大是中国象棋迷 , 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世界冠军;老二喜欢玩电脑 , 一直希望发明一款火爆的游戏 。 和很多家长把孩子学业放在第一位不同 , 这位朋友尊重孩子的梦想 , 鼓励他们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
而今 , 她家的老大获得过省象棋冠军 , 并有机会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老二也在信息技术方面高出同龄人很大一截 , 并开发了一款小游戏 。 不出意外 , 他俩的学习成绩也不差 。 这说明兴趣与学习不矛盾 , 兴趣和追求的背后是学习动力 , 动力无疑是向上生长最好的催化剂 。 有了梦想与动力 , 再难的事情都有可能实现 。
文章图片
育儿不必追求所谓的完美
过分担心容易导致教育焦虑 , 过高期待也是如此 。 如果父母脑海中有一个理想孩子的模样 , 一旦现实有差距 , 自然会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算命必读10本书推荐
- 感觉自己有焦虑症怎么办
- 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 注定的婚姻八字
- 六种麒麟都是什么麒麟 六种麒麟分别是哪六种
- 什麽八字可以成名 八字算命
- 杨梅是几月份的水果
- 84岁的吴彦姝奶奶凭实力爆红,不装嫩不整容,连皱纹都是美的
- 吴彦姝 84岁的吴彦姝奶奶凭实力爆红,不装嫩不整容,连皱纹都是美的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异秉,网上“北大妈妈”的育儿经不可轻信
- 你和潜意识之间的距离,就是你和抑郁、焦虑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