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养 “不孝,留学生,裸照,求包养,北大”,摘掉标签之后是心酸( 三 )
我因为爱你 , 所以我顾忌你的感受 , 懂得心疼你 。
如果早期父母对孩子爱的教育里 , 只有爱的单方面注入 , 没有培养孩子如何爱别人 , 如何理解别人 , 如何与他人产生共情 , 那这个孩子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情感障碍 , 或者社会功能障碍的人 。
而步入现代社会 , 生活节奏的加快 , 电子产品的泛滥 , 真正高质量的亲子相处时间并不多 , 更不要说构建真正高质量的亲密亲子关系了 。
父母对孩子早期亲密关系的培养缺乏重视 , 以后一定会出问题的 。
我家附近有所私立学校不错 , 从小学到高中一应俱全 , 同样也是寄宿制 , 每到周五下午 , 就有家长开着车 , 大包小包送孩子去学校 。
我经常能看到有些小学部的孩子 , 每次抱着家长不松手 , 有蹲在地上哭的 , 有满脸写着不情愿的...
有天下午带女儿游泳回来的路上 , 看到有个女孩抱着父亲的腿不撒手 , 哭得歇斯底里 , 当时觉得特别心酸 。
她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情感安慰和陪伴 , 而这么小的年纪就被送进寄宿学校 , 这种和父母深切的情感联结 , 究竟该怎么建立呢?
这所私立收费挺贵 , 要说父母不爱孩子 , 哪里舍得掏这么贵的学费 , 要说家长爱孩子 , 我确实想不通 , 那些小学初中就让孩子寄宿的家长 , 究竟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好的教育 , 能比来自父母爱的教育 , 更能滋养孩子?
有什么好的教育 , 能比让幼年的孩子 , 享受到亲子关系的乐趣 , 体味到父母的关心 , 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 明白人类情感的可贵之处 , 更为重要?
03
事件中的女孩 , 说母亲是母猪 , 不像个女人 , 又说父亲骗母亲钱 , 因此憎恨父亲 , 又说自己父母离婚 , 自己16岁在国外读预科 , 说实话 , 整个就是家庭背景很复杂 , 各种支离破碎 。
后期的亲子关系 , 有人说是源于父亲过于宠溺 , 但过度宠溺会有一个无能的孩子 , 不至于宠出一个仇人 。
根源在于 , 孩子对父母有着深切的爱 , 但后来变成了深切的恨 。
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
我们先看看孩子对父母缺乏尊重 , 表现对愤怒 , 不满 , 或者很恶毒 , 一般都有哪些原因吧 。
完全典型的个人主义:我按照我的方式去做 , 我不在乎你的想法!自我价值膨胀:我在这个家里最重要 , 我的需求和欲望置于你们之上 。自我价值低:表面上看是敌对和防御 , 实际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唯物主义:对金钱和财产的追求 , 比追求善良更重要 。不公正:内心感受不公平 , 所以会产生嫉妒、沮丧或愤怒的感觉 。压力:过度工作和疲劳 , 所以对周围人漠不关心 。不需要其他人: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 , 对亲人共情度低 。
从女孩的诸多表现来看 , 她基本将这些因素占了个遍 。
这种对父母极度的鄙视和憎恨 , 是升米恩斗米仇的典型 , 但也是父母养成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