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养 “不孝,留学生,裸照,求包养,北大”,摘掉标签之后是心酸( 四 )
文章图片
首先 , 父母错误理解富养 , 形成她唯物主义价值观 。
比如 , 古人常言“穷养男儿志 , 富养女儿德” , 今天男女可以一样外出工作 , 所以应该用相对一样的模式去养 , 但“志”和“德”是传统中对穷养和富养的期许 , 如果大人一味对男孩抠门吝啬 , 极可能养成男孩短视短志 , 倘若一味以金钱享受富养女儿 , 那很容易养出一个贪慕虚荣 , 极度拜金的女孩 。
【包养 “不孝,留学生,裸照,求包养,北大”,摘掉标签之后是心酸】很多留学生表示 , 父亲给女儿的钱完全够用 , 但够用这件事因人而异 , 一个从小被特殊优待 , 以为所有高水准生活理所当然的孩子 , 在突然待遇降低 , 无法得到满足时 , 要么变得像劳荣枝一样 , 杀人越货 , 要么就像这个事件中的女孩一样 , 憎恨父母 , 并不惜出卖肉体 , 渴望被包养 。
她们并不会感恩父母的牺牲 , 只会憎恨父母的无能 。
这就涉及我要讲的第二件事 , 父母有将孩子教育成人的职责 。
04
这个教育成人 , 从心理和情感上 , 意味着父母有将孩子 , 从“儿童自我状态” , 引导到“成人状态”的职责 。
这个职责不是简单的告诉她一些道理 , 督促她吃饭睡觉之类的琐碎问题 , 这个职责的重点是让培养她正确的三观 , 引导她学会情绪表达 , 交流沟通 。
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人 , 用小时候体验过的激烈情感模式 , 来应对以后人生遇到的任何问题 , 呕气 , 撒泼 , 叛逆 , 愤怒 , 歇斯底里 , 完全一派孩子的作为 。
但为何会延续 , 因为有效 , 因为父母没有及时制止 , 因为父母没有引导她如何表达合理的要求 , 以及辨识哪些要求不合理 。
很多戏剧性人格 , 就是源于正常表达诉求的时候被忽视 , 夸张激烈的表达情绪和诉求的时候 , 意外的每次奏效了 , 于是形成了常态模式 。
而在个人综合能力上 , 父母娇惯和优待孩子没有大问题 , 但你喂养她精致的牛排和面包 , 相应的也要栽培她赚取牛排和面包的能力 。
该事件中的女孩 , 显然一路学渣到大 , 干啥啥不成 , 花钱第一名 。
一个人愤怒 , 很多时候还源于无能 , 越是无能越是愤怒 , 越是埋怨父母没有创造好的条件 。
一个无能又陷入儿童自我状态的人 , 哪怕23岁 , 43岁了 , 她的愤怒也是歇斯底里 , 排山倒海 , 一秒不能忍的 , 在社会上受到的所有窝囊气 , 所有无能为力 , 完全一股脑的投射在父母身上 。
而为何一个北大父亲 , 会教导出一个草包女儿呢?
情商低就算了 , 智商也完全不在线 。
因为在很多父母潜意识里 , 是觉得女儿不需要有大本事 , 掌握大技能的 。
我身边就有父母 , 家里条件不错 , 觉得养一个女孩很轻松 , 不需要怎么培养女孩 , 毕竟女孩子嘛 ,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 结果孩子早恋的时候又头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