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岁无语言到正常上小学,两件“法宝”伴我八年干预路

很多选择宜童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孩子进入普教正常上学 。 这个目标说起来很容易 , 做起来很难 , 既要有方法 , 又要持之以恒 , 今天我们来听听宜童老家长毛毛妈妈的分享 , 来看看在日常陪伴孩子训练的过程中 , 方法和坚持这两大法宝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吧!
文:毛毛妈妈
我的孩子十一周岁了 , 从三岁确诊的时候没有语言 , 到现在在普小上四年级 , 我和孩子相互扶持已经走过了八个寒暑 。 这八年可以说很快 , 也可以说很慢 , 其中的酸甜苦辣我想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是深有体会的 。
要让孩子上学!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孩子是在三周岁整的时候确诊的 。 刚确诊的时候应该和每个家长的感觉差不多 , 彷徨、无助 , 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 不过可能是性格的原因 , 我属于比较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的 , 很快开始走访各种机构 。 在走访各种机构的过程中 , 老师给我的反馈也是不同的 , 有的让人非常悲观 , 感觉希望渺茫 , 家长得做好养孩子一辈子的准备 。
在比较了很多机构之后 , 我们来到了宜童 , 在最初的面谈中 , 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基本情况 , 向我们介绍了宜童从个训到小组再到融合幼儿园进阶式的康复模式 , 以及帮助孩子回归普教的理念 , 这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和希望 。 在那个时候 , 我就和孩子定下了一个长期目标 , 通过努力 , 让孩子上学!
从3岁无语言到正常上小学,两件“法宝”伴我八年干预路
文章图片
从3岁无语言到正常上小学,两件“法宝”伴我八年干预路】从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小孩成长为基本符合入学标准的小学生 , 这句话用27个字就说完了 , 但这之间的过程是漫长的 , 这中间需要的技能是数也数不过来的 。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 我总结起来是两件“法宝”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 一个是精神上和行动上的持之以恒 , 一个是讲究方法拆解目标 。 这两件法宝一直陪伴我走到今天 , 在孩子上学后依然持续发挥作用 。
下面我通过两个小案例向大家介绍我这两件“法宝” 。
●每次一小步 , 把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
如同宜童的康复模式把上学这个“大目标”分解成“个案-小组-融合”三个阶段一样 , 我们在帮助孩子习得每项技能的时候都可以把它分解为一个一个小任务 , 一点一点完成 。
在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 , 数学学到了人民币的换算和应用 , 由于现在普遍都是手机支付 , 很少用到真实的钱币 , 所以孩子不管是从生活中还是课本上都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 , 导致学到这里的时候他完全不会 , 操作起来很费劲 , 最后我给毛毛细分了三个小步骤:
认识人民币
首先我买了几套人民币的教具 , 又给了他一些零钱 , 教他认识人民币的币值 , 并且教他学会人民币的组合 , 比如:一百元可以由两个个50元组成 , 也可以由10个10元组成 , 并且学会整元加减整元 , 整角加减整角的计算 。
单位的换算和计算
单位换算比较简单 , 但是计算却很难 , 比如5元减3元2角这种 , 我给他编了一个小口诀“人民币 , 没有角 , 元减一 , 角变十 , 元减元 , 角减角” , 于是5元变成4元10角 , 这样再去减3元2角就很简单 。 我们每天按着这个口诀不停地练习不停地练习……时间长了他终于学会了 , 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
人民币的应用
在这个阶段 , 我们并不是采取的桌面学习的模式 , 而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 。 我们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来玩“做买卖”的游戏 , 比如:我开一家文具店 , 孩子来买东西 , 他付钱 , 我找钱 。 我们轮流开店 , 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复习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的过程 , 也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买和卖的关系 , 对于做应用题很有帮助 。 这个游戏一直延续到现在 , 游戏的内容在随着他学习内容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 对后面学习的乘法、分数、小数点都很有帮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