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终将走向成人世界 那些一直没得到父母认可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每个孩子终将走向成人世界 , 会经历无数挫折 , 而父母始终如一的认可与鼓励 , 才是他们乘风破浪的底气 。
——萨姐
在《凉子访谈录》中 , 一位受访者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母亲认可的故事 。
出生于小镇的她 , 有个事事好强 , 望女成凤的妈妈 。
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的她 , 始终难以达到妈妈的期待 。
有一次 , 满分120分的数学考试 , 她考了117分 。
她急着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妈妈 , 觉得这次终于可以让她满意了 。
没想到 , 期盼中的夸奖并没有 , 反而迎接她的是一句冷漠的反问:
“还差三分呢?”
这句话让已经年近中年的她仍然记忆犹新 , 当时那种崩溃的感觉如今再提起也难以忘怀 。
每个孩子终将走向成人世界 那些一直没得到父母认可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长大之后 , 她的性格也受此影响 , 按她的话说“活在套子里的人” , 反感老板的PUA却又无力反抗 , 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一度有了抑郁的状态 。
有一天晚上 , 情绪彻底崩溃的她大哭着给妈妈发微信 , 诉说这些年的委屈:
“你觉得我做什么都不行 , 但你又抛弃不了我 , 你到底图什么?”
屏幕那头的妈妈很惊讶于她的崩溃 , 她告诉女儿“没有 , 我希望你好 。 ”
这次争吵过后 , 母女俩渐渐解开了心结 , 作为母亲的她也在尝试着从妈妈的角度去理解她的做法 。
然而 , 不被妈妈认可的童年与少年 , 仍然是她一生的遗憾 , 造成的伤害也永远停留在那里 。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对孩子严厉是为了他们好 。
但孩子的内心却不这么认为 , 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 会使他们的人生像是缺失一块的拼图 , 永远无法组成完整的人生 。
01
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 ,
一生都在追求认同
心理学家杰姆斯说过: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 ”
从小活在父母否定中的孩子 , 他们会怀疑自我 , 进而把自卑藏在骨子里 , 哪怕长大之后有了多大的成就 , 也总是带着点不自信 。
徐静蕾是大家公认的才女 , 也有着一个“大女主”的印象 。
但按照她自己的形容 , 自己骨子里有点自卑 , 甚至带点自闭 , 而造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与爸爸的教育密不可分 。
徐静蕾的爸爸是个标准“虎爸” , 他对女儿的要求非常高 , 希望把她培养的不比任何男生差 , 于是他对女儿的教育采取了非常严苛的标准 , 以至于徐静蕾谈起童年时 , 会用“太惨了”来形容 。
“我从小受的是挫折教育 , 就是你不行 , 你差远了 , 所以我心里形成了很固定的评判标准 , 当我得意的时候 , 心里自然会有个声音说 , 别臭美了 。 ”
每个孩子终将走向成人世界 那些一直没得到父母认可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徐静蕾 , 自卑又敏感 。
《同学两亿岁》的开播仪式上 , 作为监制的她坦言非常羡慕现在的孩子 , 他们充满自信 , 有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梦想 。
但在挫折教育下长大的自己 , 整个青少年时代都是在不自信中过来的 。
虽然好不容易挤进了北影,但大学期间却一度自卑得想退学 。
前几年 , 徐静蕾自己监制了一部电影《我和爸爸》 , 电影中的“爸爸”对女儿非常宠溺 , 与现实中自己的爸爸完全相反 。
这部电影时她对少年的缺失一份弥补 , 也是内心一直所渴望获得的父爱表达方式 。
上一代父母采取的大多是徐静蕾父亲这种教育方式 , 他们害怕表扬会让孩子骄傲 , 与其让别人指指点点 , 不如自己先泼一泼冷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