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微说 飞机从北美到亚洲,从北极画个大弧线有何意义?啥是北极航线?( 二 )


此时一定有人说 , 既然大圆航线是最短距离 , 有北极航线就一定也有南极航线吧 。 虽然大圆航线作为一种通用定义可以放在大部分高纬度航程规划中 , 但是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所以目前南半球的飞机航行中尚未使用南极航线 , 最大原因还是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占比大 , 考虑到安全紧急迫降等因素 , 南半球基本不使用大圆航线规划航程 。
所以我们一般说大圆航线 , 尤其是横跨太平洋 , 两地的经度差在180°以上的 , 是指的北半球的最短飞行航线 。 那么北极航线的使用除了考虑到是大圆航线 , 距离可以达到最短以外 , 还有没有什么其它的原因呢?
北极航线使用原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间断横穿太平洋的民航飞行记录是由我国创造的 , 在1997年7月20日 , 中国南方航空的波音777-200ER , 从广州飞往美国的洛杉矶市 , 全程耗时13小时左右 。 但是目前来说 , 我国和美国之间的飞机飞行大多还是选择北极航线 , 选择这条航线飞行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
第一 , 在规划飞机飞行的航线时要遵循ETOPS , 也就是延程运行 。
指飞机的运行航路上有一点到合适机场的距离超过单发巡航速度状态下60分钟飞行或超过一台发动机失效状态下180 分钟飞行的运行 , 飞机能在这种情况下 , 按照规定时间飞抵最近的迫降机场 。
前文也提到了 , 如果直接横跨太平洋的话 , 大部分时间下方都是海洋 , 并没有备降机场 , 而航空之中会有许多意外因素影响飞机航行 , 如果在紧急情况之下需要备降 , 没有机场的话那就只能坠海了 。 因此北极航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 , 哪怕有意外发生飞机也会有紧急迫降的场所 。
第二 , 经济性更强 。 航空公司在制定飞行路线时 , 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 第二就是经济性了 。 经济性和油耗是密切有关的 , 如果油耗降低那么经济收益必定是有显著提升的 , 而油耗又与航行距离有关 , 因此遵循大圆航线最短距离的北极航线 , 就是航空公司的首选航线了 。
不过北极航线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使得油耗减少 , 就是“风” , 中国古话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在北极航线中却是“万事俱备 , 西风决定”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先在这里留一个悬念 , 后文中再详细解释 。
第三 , 政治及科技发展 。 大家都知道 ,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 , 领空权都是十分重要的 , 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苏联对于领空权的严格把控成为了北极航线无法施行最大的阻碍 , 当时就有韩国的民航客机无意闯入了苏联领空之后被击落的事情发生 。
不过在全球化态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 , 各国之间的人口经济往来也更加频繁 , 各个国家会开放一小部分领空权 , 以供民航客机飞行使用 , 北极航线在领空权方面的障碍由此解决 。 科技的发展方面的表现则是 , 续航距离更远的飞机出现 , 如波音747等 , 可以实现飞越北极的任务 。
从北美飞往亚洲大多使用北极航线 , 可是从亚洲飞往北美则会使用另一个更优的方案 , 这条航线相较于北极航线会更加靠南一些 , 从北太平洋的上空掠过 , 抵达北美地区 。 明明是同样两个地点之间的飞行 , 为何在这时又选择了不同的航线呢?原来都是“西风”在作祟 。
西风带的影响
如果大家还记得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 , 就会知道其实地球按照纬度来进行划分 , 是有着“三圈环流”的 , 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是东北信风带 , 中纬度是盛行西风带 , 高纬度则是极地东风带 。 在了解了这一知识点之后 , 就很容易解释亚洲北美和北美亚洲为何会选择不同的两条线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