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团团医生LYNN 周迅热搜被夸爆,但封神的却是她。( 四 )


用沸点只有34.6度的乙醚为溶剂 , 提取出青蒿中性部分接下来要深入临床研究 , 但当时全国都在闹运动 , 没有药厂配合 。
条件艰辛到什么程度呢?
常规提取容器 , 是七个腌咸菜用的大水缸 , 还是从老百姓家里找来的 。
实验室设施简陋 , 没有通风系统 , 没有实验防护 , 大家顶多带个纱布口罩 。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 , 回家满身都是酒精、乙醇等有机溶剂味 , 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 ”丈夫回忆说 。
由于长期处于有毒的环境中 , 屠呦呦的肝脏坏了 。
还有一件事 , 也很让人心疼——以身试药 。
在进行临床前试验时 , 从实验狗的病理切片中 , 发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 , 是动物本身有问题 , 还是药物所致 , 不得而知 。
在没有查清楚之前 , 绝对不能用于临床 。
屠呦呦当时很着急 , 疟疾有季节性 , 现在赶不去海南做临床检验 , 就要再等365天 。
365天 , 对争分夺秒挽救生命的屠呦呦来说 , 是多可怕的时间 。
屠呦呦等不了 , 于是第一个申请“以身试毒” 。
这当时令很多人惊讶又敬佩 , 这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江南女子竟有这么大能量!竟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
BBC记录短片这样评价她:
明知可能会危及生命 , 屠呦呦还是住进了医院;
很少有人会像她这样 , 敢于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 , 仅仅因为有一线希望能够拯救他人 。
剧中 , 屠呦呦一直记得昔日的中医老师让他们抄写的古诗:
古人医在心 , 心正药自真 。今人医在手 , 手滥药不神 。 我愿天地炉 , 多衔扁鹊身 。 遍行君臣药 , 先从冻馁均 。 自然六合内 , 少闻贫病人 。
医生只需要医术高明吗?当然不 , 要的是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啊 。
最终 , 屠呦呦及7位人体试服者 , 均情况良好 , 实验成功了 。
海南的临床结果 , 也令人满意 。
青蒿素发现时期 , 研究团队的部分重要成员
历史因她而改变 。
2015年10月5日 , 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
评委会用“价值无法估量” , 来评价屠呦呦对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 。
BBC将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图灵并列 , 入选“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
瑞典国王亲自颁奖“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 来衡量一个人伟大的程度 , 那么毫无疑问 , 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 ”
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 , 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 包括全世界最贫困地区的人民 , 以及数百万儿童 。
2021年 , 中国也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消除了疟疾 。
由于年事已高 , 身体不好 , 对于去瑞典领取诺贝尔奖 , 屠呦呦是犹豫的 。
但当单位同事劝她说 , 获得诺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 , 也是国家的荣誉 。 如果可能还是要去 , 屠呦呦就决定马上奔赴瑞典 。
丈夫李廷钊说 , 一说到国家的需要 , 她就不会再选择别的 , 她一辈子都是这样 。
华裔设计师加洛 , 专门为其设计领奖礼服 , 他要让屠呦呦以无与伦比的美丽 , 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 。
礼服叫《紫气东来》 , 充满中国韵味 , 也包含中医中药和青蒿元素 。
民间总喜欢把人物传奇化 。
屠呦呦出生时 , 父亲随口吟诵了《诗经》里的名句“呦呦鹿鸣 , 食野之蒿” , 又对仗了一句 , “蒿草青青 , 报之春晖” 。
于是给女儿起名“呦呦” , 有人说《诗经》才是预言帝 , 呦呦与青蒿的缘分早已注定 。
屠呦呦耿直回应:我幼儿园就叫这个名字 , 没觉得我的名字跟青蒿有什么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