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陈根:轻医美的水光针,有几针不假?( 三 )


5年来 , 朝阳法院受理的医美纠纷案件数占同期医疗纠纷案件数的比例逐年上升 。 2016年 , 这个比例为10.8% , 到了2020年 , 该比例上升至27.0% 。
在朝阳法院审结的195件医美纠纷中 , 涉及面部整形的占比最高 , 约为52.9% 。 其次为美体塑形类和皮肤美容类 , 分别占比20.4%和15.6% 。 植发/种发类仅有1件 , 约占0.3% 。
值得注意的是 , 仅有48件(约占25%)以判决方式结案 , 其中医美机构需承担民事责任的为44件 。 其余大多数案件最终通过调解、撤诉而收场 , 而金钱赔付约占和解方案总数的90%以上 。
究其原因 , 要将维权落到实处并非易事 , 这涉及相关证据的获取及保留 , 诸如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整容项目介绍、收费票据、诊断证明、采用的药物和器械 , 还有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自身的损失 , 包括手术修复相关单据等 。
一旦这些书证缺乏 , 依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 很多当事人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及损害程度 , 要么难以证明伤害事实与非法医美间的因果关系 , 最终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支持 。
医美行业的乱象长期游离在监管之外 , 如何整治 , 还是个难题 。 毕竟直到今天 , 现在的医美市场属于三不管市场 , 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追溯到明确的负责部门 , 好在当前国家医美整治已经趋严 。
一方面 , 每隔一年联合公安部、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 ,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 专项整治活动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另一方面 , 卫健委、国务院等部门也不断完善监管制度 。
今年6月22日 , 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其中明确提到了将在今年的6月到12月对全国范围内的非法医疗美容服务进行专项整治 , 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 , 针对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违法发布广告和互联网信息的行为会严肃查处、严厉打击 。
9月1日 , 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 , 将重点加强整形用注射填充物产品的管理 。 除了国家部委对非正规市场的整治 , 品牌和机构方也在联手教育消费者提升正规产品的意识 , 包括主动选择取得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选择品牌方合作的机构和医生以及通过扫码验证产品真伪等 。 消费者正规意识的提升 , 也将逐步压缩水货、假货的生存空间 。
【产品陈根:轻医美的水光针,有几针不假?】医美本无错 , 毕竟爱美之心 , 人人有之 。 但是 , 没有节制地放任市场的野蛮生长 , 造成乱象频发 , 水货漫天 , 就一定是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 一个行业想要长远的发展 , 还需要健康的商业模式 。 毕竟 , 行稳才能致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