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陈根:轻医美的水光针,有几针不假?( 二 )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传言说“打一支水光针相当于敷1000张面膜”、“一针解决补水保湿、收缩毛孔、淡化细纹、美白祛斑等N种问题” 。 因此 , 基于水光针的诸多优势 , 水光针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轻医美基础项 。

产品陈根:轻医美的水光针,有几针不假?
文章图片
水光水货正蔓延
然而 , 虽然水光针吸引着爱美人士蜂拥而至 , 但水光针市场的乱象也是被诟病已久的 。 作为破皮类注射项目 , 水光类产品应该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Ⅲ类医疗器械认证 , 才可以生产销售 。 然而 , 根据不同渠道的调查和报告 , 水光针市场存在诸多不合规的现象 。
比如 , 按照Ⅲ类器械注册但适用证不相关;Ⅱ类或Ⅰ类医疗器械 , 但被部分机构当作Ⅲ类医疗器械使用;化妆品备案 , 但被部分机构当作针剂注射;注册申请方式不合规且批证已过期 。
实际上 , 截至2021年7月 , 仅华熙生物、爱美客和Q-Med拥有正规透明质酸类批证 。 正规产品包括华熙生物的“润致娃娃针”和“润致熨纹针”、爱美客的“嗨体”系列和“态活”以及瑞典Q-Med的瑞蓝唯堤 。 其他水光类的合规产品还包括双美的胶原蛋白类水光针“肤柔美” 。
显然 , 正规水光产品稀少 , 透明质酸类正规水光批证仅三个 , 但市面上却充满了琳琅满目的水光针产品 。 在一些大型电商平台 , 销售水光针注射器和水光针原液的商家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
不少商家在宣传页面上宣称产品为进口 , 专门为家用和美容院使用设计的 , 注射后能达到深层补水、美白淡斑、紧致抗衰等美容效果 。 要知道 , 水光针属于医疗器械 , 进口产品必须标注中文标识 。 但在网购平台上 , 各种各样不明来源、没有相关中文标识的所谓进口水光针注射器及原液都可以轻松购买 。
此前也有消费者对在某跨境电商平台购买的菲洛嘉FILLMED水光针的真假产生了质疑 , “菲洛嘉原产地法国 , 但是产品显示从深圳发货 , 收到货后标签被撕 , 验证码在官网无法识别” 。
水光针 , 变成水光水针 。 据2021年5月央视新闻的报道 , 2020年每三支水光针中就有两支是不合规的 , 其销售的场所包括美容店、美甲店等 , 此类机构并没有医疗美容经营资质 , 产品在运输、配药、注射手法等方面均存在巨大隐患 , 对消费者使用造成很大的风险 。
美容院、美甲店等法机构则是假货、水货流通的主要场所 。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 , 2019年我国9.3万家的医美机构中 , 合法合规医美机构仅1.1万家 , 占比仅12% , 非正规机构的大量存在为销售水货、假货水光产品提供条件 。
此外 , 就算是正品 , 水光针的不当操作、超出产品用途使用现象也非常突出 。 比如 , 不允许往脸上注射的妆字号产品 , 却往往被包装成水光针注射在消费者脸上 。 虽然正规的医疗机构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 , 但很多医美机构却敢于在灰色地带铤而走险 , 开展违规的水光针注射项目 。
相较于Ⅰ类、Ⅱ类医疗器械及妆字号产品 , 第Ⅲ类医疗器械的审批最严格 , 需要做临床试验 , 时间比较漫长 。 对商家而言 , 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申请第Ⅲ类医疗器械 , 显然不如用低备案程序和低成本的妆字号产品 。 于是 , 利益的驱动就进一步激化了市场的隐性违规 。

产品陈根:轻医美的水光针,有几针不假?
文章图片
市场监管在加强
违规机构的违规操作带来的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几乎是可预见的 。 然而 , 维权则全凭医美机构自觉 , 没有人为消费者兜底 , 甚至法律也会失灵 。 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 , 仅2019年 , 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数量就有6138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