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父亲未雨绸缪,制定三条家法,防止后代子孙不睦,保千亿家产( 二 )
本文图片
大哥李兆荣
此时 , 大哥与二哥之间渐生矛盾 。 李兆南虽似局外人 , 但始终夹在父亲与兄长之间 , 同时还要合理处理与两个哥哥的关系 。 对于任何一方 , 他也不愿多说一句话 。 因为 , 一句话就可能将矛头引向自己 。 因此 , 他选择低调再低调 。 这种低调在兄长眼里成为了一种懦弱的表现 。 他们将三弟晾在一边 , 一边内斗 , 一边将自己的儿女安插在公司中 。
李兆南意识到自己的低调换来两位兄长的变本加厉与得寸进尺 。 于是 , 久积于心的矛盾终于在一场家庭会议上爆发了 。 李兆南在父亲李锦裳的支持下 , 指责兄长贪图利益 , 不念手足之情 。 两位兄长想要反驳 , 但看看站在三弟一边的父亲 , 话到嘴边 , 又咽了下去 , 但气一直积在心中 。 最终 , 大哥李兆荣一气之下 , 选择脱离家族 , 自己单干 。 父子反目 , 兄弟阋墙 , 李氏家族第一次分裂 。
本文图片
二哥李兆登
父亲引导 , 兄弟连心
1922年 , 驰骋商海34年的李锦裳去世 。 李兆南与二哥李兆登继承家族产业 , 继续发展 。 经过24年的打拼 , 1946年 , 兄弟俩合力将“李锦记耗油”总部由澳门迁往经济发达的香港 。 李氏家族的下一代将在香港书写人生传奇 。
此时 , 李兆南在家族中的地位已登巅峰 。 难以与岁月抗衡的他开始寻找各种机会培养自己的儿子李文达 。 虎父无犬子 , 1929年出生的李文达如其父一样 , 极有经商头脑 。 李兆南一开始并没有像当年父亲李锦裳一样 , 将儿子李文达带在身边 , 时刻教导培养 。 他先是让儿子前往广州 , 亲自蹬着自行车在城中各大酒店送货 。 李文达年轻勤奋 , 聪明能干 , 不负父命 , 在这段经历中磨炼了自己 , 充分认识到祖辈们创业的艰辛 。
本文图片
李锦记蚝油庄
一切成熟之后 , 李兆南又让儿子李文达前往澳门开工厂 , 一步步沿着祖辈的足迹锻炼儿子 。 李文达做事认真仔细 , 将每件事做得妥妥帖帖 。 打虎亲兄弟 。 李文达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李文乐 。 于是 , 他向父亲李兆南提出让弟弟李文乐学着做生意 。 由于 , 当时李文乐年龄还小 , 正在读书 , 所以李兆南并没有同意 。
李文达又亲自找到弟弟 , 向他承诺等他大学毕业后就让其参与家族生意的经营管理 。 然而 , 李文乐的心思并不在做生意上 , 而是希望成为一名银行职员 。 果不其然 , 大学毕业后 , 李文乐并没有按照哥哥李文达的意愿进入家族企业 , 而是在大嫂的帮助下进入恒生银行工作 。
本文图片
李兆南
1954年 , 在澳门奋斗四年后 , 25岁的李文达遵从父命从澳门来到香港 , 正式加入李锦记 。 很快 , 事业的不断发展让李文达力不从心 , 他急于寻找左膀右臂 。 最让他信任的人莫过于自己的亲弟弟李文乐 。 李文乐当初之所以不愿插手公司业务 , 不是自己能力不足 , 而是唯恐兄弟之间会出现当年父亲与两位伯伯的局面 。 为了让弟弟李文乐放心 , 李文达亲自承诺 , 保证工作中的矛盾绝不会带到日常生活中 , 更不会在未商量的情况下 , 把小辈牵扯进来 。 哥哥李文达的诚心最终打动了弟弟 , 李文乐只好点头答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青未了/我的父亲母亲
- 在我们国家 一位中年男人哭诉:宁可被人称为不孝子,也希望父亲早日离去
- 小七|贝家小七:从嘟嘴萌娃长成漂亮小公主,被父亲和3个哥哥宠上天了
- |“天才儿子”刷屏,“我的父亲母亲”是厚重前传|时评
- 赵忠祥 赵方为父亲赵忠祥塑像,杨澜含泪主持怀念,倪萍哀痛拥抱友人
- 哈佛 农民父亲靠着“讲故事”,把儿子送进哈佛,成了科学家
- 释小龙|释小龙的父亲陈同山:后悔逼儿子练武术,上亿身家背后的带泪父爱
- 阎维文|阎维文之女阎晶晶,见证了父母爱情,丈夫亦如她的父亲般暖心!
- 释小龙 释小龙的父亲陈同山:后悔逼儿子练武术,上亿身家背后的带泪父爱
- 阎维文|阎维文之女阎晶晶:见证父母的患难婚姻,丈夫也像父亲一样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