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金庸笔下第一英雄,25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七 )


演员、情节、台词、节奏等等要综合在一起呈现出最佳效果 , 所以如今看 , 还是好看 。
反观如今的武侠剧 , 就算你要迎合大众发糖 , 但什么是糖呢?有当年的梦姑和虚竹甜吗?
金庸|金庸笔下第一英雄,25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本文图片

基本的“行活儿”都太差了 。
更关键的 , 是剧中拍出了金庸的江湖 。
为什么张纪中为代表的内地武侠剧也很有诚意 , 制作条件也好 , 但总是觉得哪里不对 , 答案是无论怎么努力 , 味道都不对 , 一拍就太正 。
而武侠在江湖之远 , 港产电视剧工业对拍摄武侠故事却有一整套经验和方法论 , 也摸索出一套浑然天成的气质 , 就能拍出内地武侠剧拍不出的感觉 。
什么呢?侠意 。
到底什么叫武侠剧?不是要体量大、集数长 , 也不是空有华丽的皮囊 , 而是有江湖的感觉 。
金庸|金庸笔下第一英雄,25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本文图片

李添胜十几岁已经看过所有金庸著作 , 看完一遍又一遍 , 几乎可以背出内容 , 拍《天龙八部》的时候他说:“金庸剧的任何历史事件一点改动都没有 , 每一个地点我都仔细勘查过 。 ”
剧组虽然穷 , 但努力 , 陈浩民的第一场打戏就用了21天来拍摄 , 就连剧中的小松鼠、金蟾蜍等动物都是真实的 。
当年陈浩民刚入行 , 有次导演见陈浩民蹲在地上 , 将地上淤泥涂在脸上 。 因为看到剧本上交代下一场戏段誉脸上很脏 , 所以他趁空先将淤泥涂上 。
这才是港味武侠得以成功的内在机理 。
武侠剧不是靠钱多就行的 , 97版《天龙八部》的景都是遮遮掩掩的 , 所有故事都在无线电视城几个场景里拍完 。 假山观众在《神雕侠侣》又看到了 。
金庸|金庸笔下第一英雄,25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本文图片

可它就是让你感觉到江湖很大 , 人很复杂 , 江湖夜雨 , 英雄小人 , 看都看不尽 。
而如今的国产武侠剧后者的场景很多很豪华 , 要什么有什么 , 打起来特效铺天盖地 , 但观众偏偏感觉江湖很小 , 剧中人都像是来玩cosplay , 没一个是真侠客 。
金庸|金庸笔下第一英雄,25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本文图片

97版与其他版之间的差别 , 就好像火锅和大餐 。
有的大餐用尽高级食材 , 看起来应有尽有 , 但拍出来的故事 ,把世界上夸奖任何一部剧集的话放上去都适用 , 无外乎“流畅、完整、细节巧妙 , 表演合格”等陈腔滥调 。
而97版《天龙八部》这锅港式武侠火锅 , 铜锅一架 , 炭火一烧 , 火星滋滋往外窜 , 这锅火锅的魅力就在于 , 食材未必有多了不起 , 却提供了你最熟悉的味道和意料之外的惊喜 。
金庸|金庸笔下第一英雄,25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本文图片

这些共同撑起了一片热气腾腾充满武侠韵味的“江湖” 。
还会有这样的武侠剧吗?恐怕很难了 。
金庸故事是大IP , 但凡选角 , 都会引发关注 , 这叫“自带流量” 。 而小说情节之丰富也让翻拍操作看起来很容易 。 王晶和甄子丹的新版《天龙八部》又要来了 , 陈钰琪刘雅瑟都参演 。
金庸|金庸笔下第一英雄,25年后依然吊打内娱
本文图片

可是 , 有些东西就是很稀罕的 , 比如改编得体的故事、人物 , 好看的动作设计 ,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谁来演?谁能演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