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命理 中医面相术(汇集)( 二 )


五官与疾病
五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 它与身体的五脏是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 。 如果五官感觉不舒服 , 五脏也正逐步地发生功能衰弱 , 从而产生了疾病 。
1、眼睛忽然经常发花 , 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 。 这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 。 如果按一按肝脏的四周 , 就会有发胀的感觉 。 这时除了及时就医外 , 还要注意用眼卫生 , 不要让眼睛太疲劳 , 有时用眼不当也会影响到肝脏 。
2、耳朵老是嗡嗡作响 , 声音也听不太清 。 这是肾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号 , 有时还会伴随着脚痛、腰痛、尿频等症状 , 工作过于劳累的人尤其是要注意 , 要做到劳逸结合 , 避免过度疲劳 , 少饮酒、少吃姜、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
3、嗅觉不灵敏 , 经常咳嗽 , 有时甚至呼吸困难 。 这是肺脏功能逐步衰弱的标志 , 病人首先要注意饮食 , 戒烟或者控制吸烟量 , 也不要和经常吸烟的人在一起 。 多吃新鲜瓜果和蔬菜 , 加强体质锻炼 , 防止肺部合并症发生 。
4、嘴唇感觉麻木 , 饮食减少 , 身体日见消瘦 , 这是胰脏功能在逐步衰减 , 这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 , 饥饱不当所致 , 由于胰脏不好 , 便殃及胃 , 当胃受到损害时 , 嘴唇就会明显地变得干燥欲裂 , 麻木无味 。 这时除了调整饮食外 , 还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腻的食品 。
5、味觉迟钝 , 尝不出味道 , 伴随而来的是心悸、梦多、失眠等症状 , 这就意味着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 。 这是操劳过度所致 , 当口中干涩 , 舌苔厚重 , 尝不出食物的滋味时 , 尤其要警惕 , 防止心脏发生病变 。
中医面诊全解
(l)面色微黄而带红润 , 精神饱满表情自然稍有光泽——正常人面容 。
(2)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泡疹 , 表情痛苦 , 呼吸和脉搏增快——急性病面容如大叶肺炎、痢疾、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传染病等 。
(3)面部浮肿 , 眼睑水肿苍白 , 眼裂小 , 额部有指压下凹现象 , 尤其是清晨较重——急、慢性肾炎、肾病等 。
(4)面容憔悴、面色灰暗、两眼无神、精神萎靡——慢性消耗性疾病 。
(5)颜面苍白、浮肿、眼睑宽而松弛、表情迟钝而冷淡、黑眼珠上方露白 , 眼球突出——甲状腺机能亢进 。
(6)面容苍白、浮肿 , 缺乏表情 。 舌大唇厚 。 加上声音沙哑、耳聋 , 全身皮肤粗糙等——甲状腺功能低下 。
(7)面部浮肿、双颊暗红、口唇紫绀——多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
(8)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突出、两颧隆起、耳鼻增大——肢端肥大症 。
(9)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少气懒言——伤寒病 。
(10)面容发红、胖圆、状如满月 , 由于两颊脂肪堆积 , 正面可能看不到耳朵——多为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柯兴氏综合征 。
(11)面部肌肉强直、言语或动作时表情无变化 , 似面具样——一震颤性麻痹和脑炎 。
(12)面色苍白呈铅灰色、表情淡漠、双目失神、两眼凹陷、颧部突出、鼻尖峭立——多为大出血、严重休克、急性腹膜炎等 。
(13)眼球结膜充血 , 面部及眼眶区、颈、胸部皮肤发红 , 压之退色——多为流行性出血热 。
(14)在无黄疸的情况下 , 面色晦暗呈棕黑色中透青灰——多为肝硬化或肝癌晚期 。
(15)口角歪向健侧 , 不能完成吹哨、鼓腮动作 , 眼裂增大 , 眼睑不能闭合 , 流泪 , 额纹消失——多为面神经炎 。
(16)面部结节状增生和斑块 , 并融合成大块凹凸不平的结节 , 眉毛、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 , 形如狮子脸——多为瘤型麻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