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霍情感日记 永远不要劝别人原谅他的父母!


小霍情感日记 永远不要劝别人原谅他的父母!
文章图片
小霍情感日记 永远不要劝别人原谅他的父母!
文章图片
小霍情感日记 永远不要劝别人原谅他的父母!
文章图片
小霍情感日记 永远不要劝别人原谅他的父母!
文章图片
小霍情感日记 永远不要劝别人原谅他的父母!
文章图片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 , 有一个让我看后多年仍记忆深刻的镜头 。
自小渴望父爱的松子 , 总被爸爸忽视 , 因为爸爸的注意力全被久病的妹妹夺走了 。
唯有松子做鬼脸时 , 爸爸脸上才会对自己浮现一抹笑容 。
面对冷漠的爸爸 , 松子不得不采用这种极度讨好的方式 , 获得一点的关注 。 这也导致了她长大后 , 不断重复着“无条件讨好对方来乞求爱情”的模式 , 和每一段感情最终都落下了“被嫌弃”的结局 。
最后 , 松子在临死之际 , 影片出现这样一个画面:松子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即将谢幕 , 与世界告别 , 此刻 , 爸爸在台下的观众席一脸欣慰看着她 。
这是影片中第一次 , 也是唯一一次 , 松子没有做鬼脸 , 但爸爸对她笑了 。 这也意味着松子与爸爸最终和解 。
遗憾的是 , 这只是虚构出来的桥段 。
实际情况是 , 松子终其一生 , 也没能获得爸爸的爱与关注 。
生活中 , 伤害的一方与被伤害的一方无法达成和解 , 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
但不少人都会把“和解”视作一种追求:与原生家庭和解 , 与自己伤害过自己的人和解……然而事实是 , 和解并不常常发生 。
因为太难了 。
伤害 , 远不止一种形式
我的一位来访者 , 小Q , 也曾被影片里这个片段打动 。
她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长大 , 爸爸一喝醉酒或心情不好 , 就会打她 。
太过害怕的她 , 即使什么都没有做错 , 也不断哭喊着求饶 , “对不起爸爸 。 我错了 , 求求你不要打我 , 求求你…” 这些话 , 丝毫没有让醉酒的爸爸清醒一点点 , 紧接着 , 又是一个巴掌落在小Q身上 。
这样的经历一直持续到她上大学 , 离开家乡 。
有一次和朋友吃饭 , 大家刚好聊到各自小时候和父母相处的话题 , 她鼓起勇气讲了自己的经历 。  “不过 , 我们小时候挨揍不是很正常吗?”一个不轻也不重的语气说道 。
有人接话:“是呀 , 我小时候也是被我爸打 , 不过我其实还是听感激我爸的 , 不是他管得严 , 我现在不知道在干啥 。 ”
小Q被家庭伤害后 , 又经历了一轮“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劝导:


你也可以换个角度想;不要去怨恨 , 这只会让你徒增痛苦;伤害你的人 , 有时也是为了你好 , 有他们的苦衷…
后面的话 , 小Q也听不进去了 , 本来还想说的话 , 也说不出口了 。
她知道 , 自己和眼前这些人的经历 , 是不一样的 。  但她没有反驳大家 。  其实 , 这是在否认那些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伤害 , 会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  此外 , 还有第三重“隐形的伤害”—— 和稀泥的群体氛围 。
在群体当中 , “怨恨”常常是一种不允许被表达的情感 。  大家都在暗自鼓励一个更“光明、圆满”的结局 , 像大多数电视剧的最后一集 , 过去一笔勾销 , 众人欢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