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_文化|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甜蜜?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二 )


在三毛的文字里 , 我们可以看到她与荷西之间的点点滴滴 。 两人在物质上并不富足 , 在精神上却是充裕的 。 眼里只有彼此 , 婚姻生活就像浸在蜂蜜中一样 。
命运弄人 , 荷西在一次工作时意外去世 , 年仅28岁 。 三毛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倾覆了 , 内心崩溃 , 回到台湾 。 这期间的文字里满是悲凉 。 三毛后来精神上出现疾病 , 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 最终在医院里上吊自杀 , 年仅48岁 。
荷西不存在?
三毛生前 , 李敖便质疑三毛与荷西之间的故事是否真实 。 三毛逝世后 , 有许多人狂热地想要探寻三毛的故事 , 还有人一度怀疑荷西这个人是否真的存在 , 是否是三毛幻想出来的 。 就像鲁迅笔下的人物 , 都是虚构的 , 却可以写得很真实 。
三毛_文化|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甜蜜?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本文图片
作家马中欣在走遍三毛生前到过的地方 , 从台湾、西班牙、德国再到撒哈拉沙漠 , 几年前在书中毫不客气地写道 , 三毛描写的爱情就是一场骗局 。 荷西这个人当然存在 , 不然无法解释照片 , 在撒哈拉也有刻着荷西名字的墓碑 。 可他们之间的爱情 , 是三毛过分粉饰加工 , 甚至带着一厢情愿铸造出来的 。
马中欣走访之后得出几个结论:三毛与荷西相识时荷西只有十四岁 , 两人的相遇也没有那么多的浪漫;荷西家境并没有那么好 , 并且荷西没上过大学 , 根本不是个潜水工程师 , 就是一个潜水的劳工;他们的邻居都觉得他们感情不好 , 没有那么亲密;荷西经常以捕鱼为由逃避三毛 , 她书中所写应对现实的话 , 应当算是一厢情愿 。
爱情不该只是一场颅内高潮
有人说三毛的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 , 觉得三毛和他人相处时 , 逻辑都很有问题 , 加之三毛本身就有精神疾病 , 不知道她所写的是不是都是幻想出来的 。
三毛_文化|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甜蜜?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本文图片
抛开这些 , 从《撒哈拉的故事》到《雨季不再来》 , 再到《稻草人手记》 , 三毛记录的皆是与荷西之间点点滴滴的流水账 。 例如结婚时 , 荷西走遍沙漠寻得一个骆驼头盖骨 , 把它送给三毛当作结婚礼物 。 例如白手成家 , 动手盖房子 , 最后两人像国王和王后一样坐在轮胎做成的垫子上 。
三毛在书中放大了夫妻之间这些甜蜜日常 , 将平淡的生活镀上一层光辉 , 每一个生活碎片都有不同的刺激和欢愉 。 在这些面前 , 婚姻里的一切争执、贫瘠、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 。 在她的笔下 , 爱情是理想的土地 。
我们不能否认三毛的才华 , 不能否认她文字里的创造性 , 更不能否认她的独立特行 , 我们也明白文学作品总是需要一定的艺术加工的 , 王小波也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可我们不能去过于相信三毛写的爱情 , 那不过是作者带着读者一起做的一场梦 。 就像我们可以爱张爱玲的文字 , 但是最好不要去相信她的爱情观 。
三毛_文化|三毛与荷西的爱情,真如她笔下那般甜蜜?邻居:其实是她一厢情愿
本文图片
爱情还原到柴米油盐里 , 不是每一天都有新的刺激 , 不只是一场颅内高潮 , 而是细水长流地磨平棱角 。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也许都有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 但是却都愿意把这段感情经营下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