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是几代人,五服是指哪五服几代人?( 四 )


       《仪礼·丧服》章所载亲属间各种服制被后世奉为权威性的准则,历代遵行,但也有所变通 。
    【演变】
    
本来的五服指的是五种孝服 , 
后来,五服也指代五辈人,比如在山东胶东半岛一带 , 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就是利用上面那句话,往上推五代,从高祖开始 , 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 , 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 。五服之后则没有了亲缘关系,也可以通婚 。一般情况下 , 家里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
血缘关系中五服的计算方法:由于古代一夫一妻,有时有妾,因此,同父又同母的是一服 , 即所谓“同胞”、“一奶同胞”;同父不同母的是二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环 。同祖父的是三服,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琏,同曾祖父的是四服 , 例如《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与宁国府的贾敬;同高祖父的是五服 。
现代实行一夫一妻制,除非父亲离婚、丧偶后再婚再生育,一二服之间的区别通常消失,因此计算起来会令人困惑,错以为五服就是五代,实际上五服只四代 。从祖父开始向上,不再分别妻妾的子女 。
另外 , 对于长辈及晚辈的称呼实际上也是有相应的说法的 。
由自己开始,上一辈为父亲,父之父为祖,祖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 , 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 , 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由自己往下,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 , 来孙之子为晜(kun)孙,晜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耳孙 。
   【九族服图】
    九族中,纵向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横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 。围绕着纵横向的九族,形成了九族与五服的家族结构图 。往上数,上辈中有叔伯父母、堂伯父母、再堂伯父母、祖伯父母、堂伯祖父母、曾祖伯父母、姑、堂姑、再堂姑、祖姑、堂祖姑、曾祖姑等 。往下数,下辈中有侄妇、堂侄妇、再堂侄妇、侄女、堂侄女、再堂侄女、侄孙妇、堂侄孙姑、侄孙女、堂侄孙女、曾任孙妇、曾侄孙女等 。这是一幅完整的九族五服图 。
 
在丧礼中 , 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 。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
烈祖 六世 六世亲属竭矣
天祖 五世 袒免 五世袒免,杀同姓也 , 
高祖 一代 一服 四世 缌亲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
曾祖 二代 二服 三世 小功亲
祖 三代 三服 二世 大功亲
父 四代 四服 一世 衰亲
己 五代 五服 己
子 六代
孙 七代
曾孙 八代
玄孙 九代
来孙
     【基本归结】
礼经上所记的一套丧服制度 。这套制度在当时虽然不见得全部实行 , 后世的丧服丧期虽然也有所改变,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点:
第一,在丧期中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的情况 。妻为夫居丧三年 , 夫为妻服丧只有期年 。明代以前,如果父亲还在,儿子为母亲居丧也只是齐衰而不是斩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